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粤桂协作实现双向奔赴
发布于 2025-05-16 11:12:03 作者: 森又夏
注册公司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它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任务。如果你想要创造一个成功的企业,你需要了解如何注册公司,并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今天主页带你认识靖西民宿创业补贴深圳政策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它,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解决方法,下次遇到的话,就不用太过惊慌了。下面,跟着主页一起了解吧。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白韵之) 深圳市认真落实广东省关于东西部协作的工作部署,对口协作广西南宁、百色、河池、桂林4市。发挥广西本土优势,将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升“四项行动”和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作为粤桂协作领域优化协作方式、提升协作成效的重要抓手,有效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全力推动协作帮扶质量效能“双提升”。
特色产业提升,夯实脱贫群众增收产业基础
粤桂协作聚焦挖掘广西“土特产”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协作帮扶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持续增强协作地区内生动力,夯实脱贫群众增收产业基础。
上林县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特色产业提升,美了乡村富了民。走进广西南宁上林县巷贤镇光全村,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三角梅盛开在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好一座美丽的村庄。
这些三角梅,正是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作物。光全村村民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的空地摆放三角梅盆栽,用空余时间,浇水、修枝,静待三角梅的生长。每养护一盆三角梅,村民可获得十元的收入。这是上林县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带领周边村庄发展的重要方式——“代种代养”庭院经济。“村民养护三角梅,一年时间投入不超过一个月,年底就可以得到一笔管护费,就像领年终奖一样开心。”光全村第一书记钟根正说。“收入马马虎虎够生活!”脱贫户韦建宁边说边绽放出满足的笑容。
广西南宁上林县巷贤镇光全村脱贫户韦建宁家房屋后面养护的三角梅盆栽。中国网白韵之/摄
在光全村村口,是上林县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利用林地、荒地打造集花卉苗木生产、加工、物流、花卉观光旅游、休闲农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
产业园联农带农效益显著,创新了集体经济合作模式。产业园以温控大棚及设施设备作为抵押,吸收3个乡镇15个村(社区)2080万元村集体经济资金,包括粤桂协作资金95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分红90万元。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200余人,从事花卉种植、养护等工作。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稳收入,产业园完全建成后将带动周边1000余人就业。此外,2022年起,产业园以每亩650元的起步价流转集体和农户土地,每3年为一个周期,每周期以10%增加租金,农户租金收益大幅提高。
产业园已带动全镇光全村、木字村、卢柱村、耀河村4个村庄发展“代种代养”庭院经济,面积约12720平方米,参与农户62户,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约35万元,农家“小庭院”变身美丽“致富园”。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老乡家园”易地搬迁安置区。粤桂协作百色市田阳区对口帮扶协作办公室供图
特色产业提升,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整整齐齐的楼房,宽阔干净的街道,老人坐在长椅悠闲地聊天,孩子蹦蹦跳跳地去上学,上班的年轻人脚步匆匆,年轻的妈妈们惬意地推着婴儿车散步……这里是位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的“老乡家园”易地搬迁安置区。“老乡家园”始建于2016年9月,总占地面积2537亩,吸纳了田阳区7个乡镇的6068户25145位搬迁群众。经几年建设,已经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小区。
在“老乡家园”马路对面,是粤桂协作项目——百色现代林业田阳产业园。鉴于田阳区林业资源丰富,产业园定位以人造板、木地板、家具等木材精深加工为主导,是集木材初加工、木材综合利用、商贸物流以及林产品展示交易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林产品深加工循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9147亩,分两期开发建设。
百色现代林业田阳产业园里在进行木材加工。中国网白韵之/摄
百色现代林业田阳产业园一期项目于2023年用粤桂协作财政资金2517万元建设面积约2.5万平方米1#、2#厂房,于2024年用粤桂协作财政资金3470万元推进厂房建设、屋顶光伏、配套设备以及光储超充4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实现带动就业400余人,年均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0余万元。
粤桂产业深度对接,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中国龙邦口岸。粤桂协作靖西市深百协作办公室供图
立足广西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区位优势等,粤桂协作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推进两地产业链深度对接,形成芒果、茧丝绸、预制菜等一批产业链条完整、示范带动明显、联农带农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地处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152.5公里,有龙邦国际口岸、岳圩口岸和4个边民互市点,边境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口岸落地加工产业潜力巨大。
立足区位优势,靖西市大力发展粤桂协作口岸经济落地加工产业集群,投入资金建成“深圳龙岗•百色靖西龙邦跨境合作共建产业园”,以承接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落地加工及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业务;建成依托落地加工产业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稳定就业的“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
越南进口腰果在“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加工。中国网白韵之/摄
来自广东韶关的刘勇是粤桂东西部协作工作启动后第一批进驻靖西市的东部创业者,通过“边贸 合作社 村集体”的模式投身靖西进口腰果产业。“现在腰果市场行情很好,我们每天生产的产品都供不应求。”在靖西深耕8年,刘勇见证了靖西腰果落地加工产业在粤桂协作机制助推下带来的惊人变化。“过去我们只是对国外进口的腰果原料进行炒制、蜕皮等粗加工。现在不一样了,这几年靖西市深百协作办组织我们外出参加了很多产品推介会,推动靖西腰果树立了品牌并越做越大,我们也近距离感受到了市场的需求变化。今年我们新研发出来的不同风味腰果即将上市,在拓宽市场和满足更多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腰果的附加值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刘勇说。
目前,靖西市已进驻落地加工企业24家,涉及坚果、水(海)产品、中草药、香料以及水果等加工领域;完成互市贸易备案边民合作社29个,通过无纸化备案边民2.27万人,备案运输车辆369辆。2个边境乡镇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累计享受“粤桂协作资产红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400万元。边民通过开展货物装卸等边贸物流服务,每月可平均增收3000元。2024年1-9月,靖西市落地加工产值累计达17.96亿元,同比增长122.96%,互市贸易和落地加工成为靖西经济的新增长点。
此外,粤桂协作还形成集芒果种植、收购、物流等于一体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桑、蚕茧收购—全龄蚕茧智能工厂化饲养蚕—白厂丝生产—绸布纺织—炼染数码印花”的茧丝绸全产业集群,百色市田林、乐业、田阳等风光发电产业集群,隆林、德保和田阳等县铝材深加工产业集群等多个产业集群。
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广西产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粤桂协作依托深圳市场优势,推动广西产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前端优质种植、养殖和后端餐饮消费市场连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发展。
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中欧鲜农脆蜜金桔种植基地。 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来自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是涵盖农特产品基地打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县域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的综合公司。其种植生产销售的中欧鲜农脆蜜金桔认定为“圳品”,金桔种植基地认定为“我在广西有个园”帮扶单位基地,金桔农场认定为“深圳农场”。粤桂协作以来,通过中欧鲜农电商平台,罗城销往深圳订单农特产品金额8000多万元,直接带动3000多户10000多名脱贫群众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带动就业人数2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57岁的钟喜荣在2016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仫佬家园”,在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做电商订单打包工作。“我家于2018年脱贫,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不知道如何供两个孩子读书。在这里,会做的工作全力做,不会做的工作努力学,上班感觉很幸福。”钟喜荣说。
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员工钟喜荣。中国网白韵之/摄
粤桂协作因地制宜将广西优质自然资源与深圳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结合,通过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技术服务、市场对接”的供深农产品帮扶模式,探索形成新形势下消费帮扶与产业协作相结合的新机制。深圳与广西签订广西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府引导建立协同机制,积极鼓励引导一批重点企业在广西建基地、拓市场、树品牌,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组织深圳标准院等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服务。目前,已有210个广西农产品获评“圳品”,共建192个广西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8个深圳“菜篮子”生产基地和35个“深圳农场”。比如,支持乐业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5.7万亩,“圳品”高山蔬菜亩产值从2100元提高至3万元左右,80%直销粤港澳大湾区。
粤桂协作为广西农产品畅销大湾区构建长效保障机制,完善“产业园—物流冷链—批发市场—商超”全流程基础设施,推动协作地区消费帮扶全链条全环节升级。在历年帮助完善物流及销售体系建设的基础上,2024年再投入财政协作资金近1亿元,支持广西22个协作县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流通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推动当地物流服务体系完善和服务品质提升,加快打造左右联通、上下贯通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保障广西农产品产销顺利对接,推动优势产业升级发展。
粤桂协作还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动全市各预算单位参与消费帮扶产品采购;加强工会消费帮扶,近年来深圳市总工会已累计发放3000万元消费帮扶券。创新消费帮扶推广方式,举办特色产销对接活动,开展“直播 ”助农帮扶,引导企业工厂线上平台“创维光伏工厂直达号”参与广西农产品销售,持续提升消费帮扶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今年以来,已开展了“2024年深圳消费帮扶产品营销文创设计大赛阶段成果展及圳兴乡村好物市集”、2024年第二届“深圳·百色芒果节”、“圳兴乡村 好物进万家”产销对接活动、第四届“海推海选 联展联销”深圳消费帮扶好产品评选推介活动等,集中推介、展示、销售广西等地区特色农产品,实现助农增收促振兴。
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劳务协作迈上新高度
粤桂协作多措并举推动劳务协作,探索劳务协作新模式新路径,建立稳岗就业的高效对接机制和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推动劳务协作迈上新高度。
深圳盐田区“政校企”合作用工单位深圳安科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组织学生在企业培训。深圳市盐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就业帮扶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直接有效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粤桂协作部署,深圳市盐田区对口帮扶广西百色乐业县,打造政府谋划牵头、职业院校培育教育、企业引才用才的“谋、育、用”培优引才新模式,通过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首度将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及东西部劳务协作相结合,挑选广西桂林技师学院、广西二轻技师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选取深圳安科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政校企”合作用工单位,对口招收乐业县“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入大学或中专院校就读的农村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进行“订单式”培养、“定向式”输送。截至目前,盐田区参与“政校企”合作用工单位的有4家。2020年以来669名学生入学“政校企”订单班,524名学生到企业实习及就业。
深圳盐田区“政校企”合作用工单位周大福珠宝制造有限公司“粤桂精英班”学生在第七届全国珠宝玉石检测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宝石琢磨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获得三等奖。深圳市盐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不断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深圳和广西4市各级人社部门通过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劳务协作专场招聘活动,线上线下发布深圳企业招工信息,有效帮助广西劳动力转移就业。2024年以来,已帮助广西2.35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广东就业3.29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完善稳岗就业帮扶政策,鼓励引导深圳企业主动吸纳全国脱贫人口就业,并对吸纳脱贫劳动力且实现稳定就业的企业给予补贴。遴选推荐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经营发展优、吸纳就业多、群众口碑好的企业与对口22个县建立“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更多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合作建设“深圳坪山—百色德保就业超市”、隆林易地搬迁安置点“粤桂劳务服务中心”、巴马驻深圳外出务工联络站等新型合作载体。各区、街道就业服务机构依托“贫困劳动力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对停保脱贫人员积极做好全方位跟踪服务工作,最大可能帮助脱贫人口稳在企业、稳在辖区、稳在深圳。
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推动“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和“广东技工”三项工程与“八桂系列”深度融合,百色市职业院校与广东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培训,共组织了2290名百色学生到深圳等地培训、实习与就业。创新组建“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打通职教培训和劳务协作链条,推动26所联盟学校与广东227家企业结对1.36万人实现技能提升和高质量就业。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点成带、连带成片、全域提升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粤桂共同遴选有规划指向、有较好基础、有迫切需求、有空间连接的示范村,集中协作双方的资金、项目、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源,协作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点,逐步推动连点成带、连带成片、全域提升。
茂雄(广西)生态康养农业产业园。中国网白韵之/摄
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百马村,冬日里一望无际的绿野种植的是各类优质蔬菜。这里是茂雄(广西)生态康养农业产业园,位于寿源田园综合体核心区。
产业园是通过粤桂协作机制引进深圳茂雄集团主营的重点项目,也是广西河池巴马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产业园以“公司 基地 村集体、农户”为主要运营模式,由深圳茂雄实业有限公司流转甲篆镇百马村860多户群众1300亩土地进行集中打造。目前建成“菜一稻一菜”轮作模式的“供湾区”优质农产品基地1300亩,年产有机蔬菜、富硒大米等产品约1万吨,主要销往深圳、香港及东南亚市场,年产值约1亿元。
茂雄(广西)生态康养农业产业园。中国网白韵之/摄
2022年以来,巴马县投入乡村振兴衔接和粤桂协作资金3700多万元,实施田园综合体产业道路提升、村屯污水集中处理、蔬菜温室生产大棚、产品分拣冷链仓储建设等项目,补齐综合体农产品加工、物流等短板弱项,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项目通过深化粤桂协作,利用广东资金发展“供湾区”有机蔬菜、富硒农产品等产业,出产的优质农产品返销往湾区,实现东西互动、粤桂相辅,成为粤桂产业协作的示范样板。
该产业最大的受益者是当地村集体和群众。当地群众出租土地,每亩每年收入1500元;园区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群众为项目提供劳务服务,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当上“产业工人”,每年户均增收1-5万元;群众依托项目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每年户均增收2-3万元;广东帮扶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归集体,村集体直接租金收益预计超50万元,村集体组织劳务公司参与项目运营服务,也获得收益;产业园的建设,推动了周边的配套设施提升,极大改善了村屯公共服务,群众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此外,南宁市上林县环大明山进周边乡村环境整治与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与民宿发展;百色市田阳区、田东县打造4个融合江景和红色历史遗迹的农文旅观光美丽乡村;河池市将东兰县武篆镇那烈村打造成为红色景点与田园观光相结合的现代农文旅示范村;桂林市龙胜县马海村为示范村,联动周边龙脊、金江等5个村寨,成立“六村联盟”……粤桂协作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行动已见成效。
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马海村的美丽梯田。龙胜县龙马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供图
今年以来,深圳市已向广西南宁、百色、河池、桂林4市投入财政协作资金11.22亿元、社会帮扶资金1.24亿元,选派党政干部51名、专业技术人才625人次,实施产业、民生等各类帮扶项目265个。下一步,深圳市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扎实有序推进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升“四项行动”和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行动,不断推动粤桂协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主页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靖西民宿创业补贴深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