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怎么看
发布于 2025-08-02 01:58:10 作者: 北依秋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任务之一。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复杂,但是只有完成这个过程,你的企业才能够合法地运营。主页将会介绍做账报表怎么看,有相关疑问的阅读者,那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 1、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怎么看
- 2、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 3、投资小白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 4、投资小白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问题1: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怎么看

最佳答案重点关注: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负债率、现金流等。
财务报表的组成: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1、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它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及资本的期未状况。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等。
2、利润表(或称损益表) (Income Statement/Profit and Loss Account) 它反映本期企业收入、费用和应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和结构情况。
3、现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它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来龙去脉,当中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三部份。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change in equity) 它反映本期企业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情况还包括结构变动的情况,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5、财务报表附注 (Notes to financial statements) 一般包括如下项目: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和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
资产负债表
1、概述: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2、内容:主要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并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平衡式。
(1)资产应当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类别下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2)负债应当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在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类别下再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3)所有者权益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3、结构: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其中“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期末余额”栏主要有以下几种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如“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根据“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有些项目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款项”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款项”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 “在建工程”等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固定资产”项 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未分配利润”账目根据总账期末余额填列,分3种情况:
(1 )“本年利润"贷方余额+"利润分配"贷方余额
(2) "本年利润"借方余额+"利润分配"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3) "本年利润"贷方余额-"利润分配"借方余额或"利润分配"贷方余额-"本年利润"借方余额(若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以“-”号填列)
利润表
1、概念: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2、步骤: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主要编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现金流量表
1、概述: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采用报告式结构,分类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后汇总反映企业某一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2、分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工资和交纳税款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主要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偿还债务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偿付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商业应付款等属于经营活动,不属于筹资活动。
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记录分析填列。
问题2: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最佳答案1、首先要弄清楚财务报表包含哪些?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再弄请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含义和区别。
2、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因此对相关的数据要学会分析和甄别,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例,不同的行业标准也不一样,所以要看懂还需要学习基本的会计知识和做账流程,财务报表数据的由来都是根据企业日常经营发生的数据通过会计用专门的记账方法得来的,不同行业做账的流程和结算的方式有所不同,要看懂也需要熟悉该企业所属的行业,其业务流程是怎样的。
3、看懂财务报表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时间和财务知识的累积才会慢慢看懂。
问题3:投资小白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最佳答案怎样对一家公司的运营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呢?这里有一个诀窍:对一家上市公司而言,他们被要求必须一年出具一次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在每一张上市公司的年报上看到会计师的审核意见。这些会计师的专业审核意见,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参照。如果会计师给公司财报的评论是“无保留意见”,则说明这家公司表现良好,他们的财务报表可打90分。若会计师给出的是“保留意见”,那么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只能打60分。如果会计师给出的是“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那么,这两种情况都表示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合格。这样的公司和财务报表,我们外行根本就不用看了。
在确定了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值不值得看之后,我们再来具体看一下这三张报表。
损益表
损益表,顾名思义就是赚了或者亏损多少钱,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对于无财务经验的我们来说,可以通过将个人的收益和支出与企业损益表中的科目大致对应,来理解财务报表中的专业术语。
怎样更好的理解损益表呢?这里要重点研究几个概念。
销货收入
对于损益表中的销货收入,并非数值越大越好,而要先划分清楚销货收入背后的意义,即,对收入进行分类。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这一点,是损益表的核心价值所在。
比如,在某家公司的收入中,包含了:会员收入、首页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在这三类收入中,会员收入是最好的,因为它具有可持续性,属于长期稳定的收入。而首页广告收入,乍一看会觉得金额大,数字非常漂亮。但是,当经济不景气时就没有客户再投入重金了,所以这种收入是一项不稳定的收入,如果一家公司以它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么该公司就不具备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收入成本和费用
对一个公司来说,收入成本和费用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让我们用极限假设法来试想一下。即使成本和费用被一再缩减,也总是会大于零。并且,过度缩减成本会对产品质量与公司形象造成损伤;过度缩减费用,会对员工士气造成不良影响。
相比之下,“花更多的钱,提出更赚钱方案”,也就是增加销货成本,对于公司的成长而言,就明智多了。所以,对于一个公司经营者来说,与其花大力气来缩减成本和费用。不如在适当进行成本费用管控的同时,投入更多精力金钱,以此增加新产品、新市场、新应用,扩大新领域,从而提高销售收入,创造更高利润。
同理,如果观察一家公司是否有潜力,可以看这家公司是通过“增加收入”还是“降低成本和费用”来提高获利?这两种做法又各占多大调整幅度?以此推估出它在未来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一般而言,通过看一个公司连续五年的损益表,就可以知道这家公司有没有赚钱能力(即长期稳定获利能力)。比如,若一家公司毛利在五年内慢慢下跌,则属于正常情况,因为毛利会被市场与竞争压缩。若五年内毛利缓步上升,那么可能是因为该公司推出新产品上市;若毛利由原来的10%连续两年增加到70%,那么可能是公司转型到别的领域---比如卖3c产品变为卖生物技术产品。若公司毛利由原来的60%突然连续两年减为20%,那么说明公司内部产品研发出问题或者团队有大的变化,又或者,该公司所在行业出现重大调整。如果推测的这些情况在实际中都没有发生,那么该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
值得指出的是,损益表通常是不良公司做假账的第一对象。所以公司毛利变化是否符合逻辑,也是判断这家公司是否做假账的依据之一。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表明了一家公司:拥有多少资产,欠供货商与银行多少债务,以及从股东那里拿了多少钱。看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是掌握“左边=右边”的原则。左边是资产或者投资,右边是负债、债务。
左边的投资项目,包括:现金或约当现金、应收账款、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右边的负债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贷款或长期负债。在美国派的财务报表中,这些项目的排序是按照从上到下流动性从易到难来排的。这也是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但是英国派的做法与此刚好颠倒。比如,在港股中的上市公司的报表中,流动性大小是按照从上到下由难到易来排的。
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所展示的是该表制作时的资产与负债情况(某一时刻),这是有别于损益表的,因为后者是基于一段时间的概念。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些重要项目。
现金与约当现金
现金与约当现金一般分为短期与长期,常常以一年为界限。
存货
存货作为资产负债表左边的一个重要科目,它的数量多少是根据公司种类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科技公司由于更新换代太快,所以存货多通常不太好。食品公司由于涉及保质期的问题,存货越多当然也越不好。而对于诸如金矿公司、钻石公司和石油公司来说,存货多一般情况下是好现象。
有形资产
有形资产按照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定的折旧,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其对应金额就会出现相应的减少。而按照财务世界中的“物质不灭定律”,资产负债表中减少的金额,会在损益表的“折旧费用”一项显示出,不多不少。上文我们提到过有些公司会做假账。如果公司从“有形资产折旧”入手来做假账的话,那么,这两张表同时看,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商誉
商誉,其实就是“冤大头”,指的是在公司合并或者收购中,买方多付的、而实际上并不值得付的价钱。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指的是公司不劳而获的好处,就是捡到的便宜。一般包括股本溢价、资产重估价值、处置固定资产所得的收益、受领捐赠,等等。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通过运用资产负债表来做到“以长支长”(比如,当我们贷款买房的时候,我们向银行尽量多的借钱,能借多少就借多少)。也就是通过图表左边最底部的资金来对应右边最底部的债务。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公司的当前经营状况。所以,专业财务分析人员在评估一家公司时,优先看它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因为这个指标代表了这家公司,将获利转化成现金的能力。根据股神巴菲特的理念,公司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公司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因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一天没有现金,就无法维持公司基本的资本支出,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现金流量表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一,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损益表。
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资产负债表左边的科目。
三,融资或理财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资产负债表右边的科目。
如果有现金流入公司,那么在现金流量表上会以正值表示,而如果现金从公司流出到其他地方,则会以负值表示。比如,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多半为负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金流量表是一张能立刻判断出公司是死还是活的报表。由此我们也得出:解决公司现金周转危机的诀窍是,快收慢付,即,以最短周期获得销货收入的现金,同时想办法尽量延长需要支付出的现金的周期。
具体到现金流量表中,我们该怎样分析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呢?
首先,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0。
第二,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净利。
第三,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最后,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与损益表上的“净利”,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如果两者差异很大,这表示这家公司有很大的问题。
问题4:投资小白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最佳答案怎样对一家公司的运营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呢?这里有一个诀窍:对一家上市公司而言,他们被要求必须一年出具一次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在每一张上市公司的年报上看到会计师的审核意见。这些会计师的专业审核意见,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参照。如果会计师给公司财报的评论是“无保留意见”,则说明这家公司表现良好,他们的财务报表可打90分。若会计师给出的是“保留意见”,那么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只能打60分。如果会计师给出的是“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那么,这两种情况都表示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合格。这样的公司和财务报表,我们外行根本就不用看了。
在确定了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值不值得看之后,我们再来具体看一下这三张报表。
损益表
损益表,顾名思义就是赚了或者亏损多少钱,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对于无财务经验的我们来说,可以通过将个人的收益和支出与企业损益表中的科目大致对应,来理解财务报表中的专业术语。
怎样更好的理解损益表呢?这里要重点研究几个概念。
销货收入
对于损益表中的销货收入,并非数值越大越好,而要先划分清楚销货收入背后的意义,即,对收入进行分类。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这一点,是损益表的核心价值所在。
比如,在某家公司的收入中,包含了:会员收入、首页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在这三类收入中,会员收入是最好的,因为它具有可持续性,属于长期稳定的收入。而首页广告收入,乍一看会觉得金额大,数字非常漂亮。但是,当经济不景气时就没有客户再投入重金了,所以这种收入是一项不稳定的收入,如果一家公司以它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么该公司就不具备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收入成本和费用
对一个公司来说,收入成本和费用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让我们用极限假设法来试想一下。即使成本和费用被一再缩减,也总是会大于零。并且,过度缩减成本会对产品质量与公司形象造成损伤;过度缩减费用,会对员工士气造成不良影响。
相比之下,“花更多的钱,提出更赚钱方案”,也就是增加销货成本,对于公司的成长而言,就明智多了。所以,对于一个公司经营者来说,与其花大力气来缩减成本和费用。不如在适当进行成本费用管控的同时,投入更多精力金钱,以此增加新产品、新市场、新应用,扩大新领域,从而提高销售收入,创造更高利润。
同理,如果观察一家公司是否有潜力,可以看这家公司是通过“增加收入”还是“降低成本和费用”来提高获利?这两种做法又各占多大调整幅度?以此推估出它在未来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一般而言,通过看一个公司连续五年的损益表,就可以知道这家公司有没有赚钱能力(即长期稳定获利能力)。比如,若一家公司毛利在五年内慢慢下跌,则属于正常情况,因为毛利会被市场与竞争压缩。若五年内毛利缓步上升,那么可能是因为该公司推出新产品上市;若毛利由原来的10%连续两年增加到70%,那么可能是公司转型到别的领域---比如卖3c产品变为卖生物技术产品。若公司毛利由原来的60%突然连续两年减为20%,那么说明公司内部产品研发出问题或者团队有大的变化,又或者,该公司所在行业出现重大调整。如果推测的这些情况在实际中都没有发生,那么该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
值得指出的是,损益表通常是不良公司做假账的第一对象。所以公司毛利变化是否符合逻辑,也是判断这家公司是否做假账的依据之一。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表明了一家公司:拥有多少资产,欠供货商与银行多少债务,以及从股东那里拿了多少钱。看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是掌握“左边=右边”的原则。左边是资产或者投资,右边是负债、债务。
左边的投资项目,包括:现金或约当现金、应收账款、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右边的负债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贷款或长期负债。在美国派的财务报表中,这些项目的排序是按照从上到下流动性从易到难来排的。这也是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但是英国派的做法与此刚好颠倒。比如,在港股中的上市公司的报表中,流动性大小是按照从上到下由难到易来排的。
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所展示的是该表制作时的资产与负债情况(某一时刻),这是有别于损益表的,因为后者是基于一段时间的概念。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些重要项目。
现金与约当现金
现金与约当现金一般分为短期与长期,常常以一年为界限。
存货
存货作为资产负债表左边的一个重要科目,它的数量多少是根据公司种类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科技公司由于更新换代太快,所以存货多通常不太好。食品公司由于涉及保质期的问题,存货越多当然也越不好。而对于诸如金矿公司、钻石公司和石油公司来说,存货多一般情况下是好现象。
有形资产
有形资产按照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定的折旧,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其对应金额就会出现相应的减少。而按照财务世界中的“物质不灭定律”,资产负债表中减少的金额,会在损益表的“折旧费用”一项显示出,不多不少。上文我们提到过有些公司会做假账。如果公司从“有形资产折旧”入手来做假账的话,那么,这两张表同时看,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商誉
商誉,其实就是“冤大头”,指的是在公司合并或者收购中,买方多付的、而实际上并不值得付的价钱。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指的是公司不劳而获的好处,就是捡到的便宜。一般包括股本溢价、资产重估价值、处置固定资产所得的收益、受领捐赠,等等。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通过运用资产负债表来做到“以长支长”(比如,当我们贷款买房的时候,我们向银行尽量多的借钱,能借多少就借多少)。也就是通过图表左边最底部的资金来对应右边最底部的债务。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公司的当前经营状况。所以,专业财务分析人员在评估一家公司时,优先看它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因为这个指标代表了这家公司,将获利转化成现金的能力。根据股神巴菲特的理念,公司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公司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因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一天没有现金,就无法维持公司基本的资本支出,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现金流量表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一,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损益表。
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资产负债表左边的科目。
三,融资或理财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资产负债表右边的科目。
如果有现金流入公司,那么在现金流量表上会以正值表示,而如果现金从公司流出到其他地方,则会以负值表示。比如,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多半为负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金流量表是一张能立刻判断出公司是死还是活的报表。由此我们也得出:解决公司现金周转危机的诀窍是,快收慢付,即,以最短周期获得销货收入的现金,同时想办法尽量延长需要支付出的现金的周期。
具体到现金流量表中,我们该怎样分析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呢?
首先,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0。
第二,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净利。
第三,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最后,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与损益表上的“净利”,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如果两者差异很大,这表示这家公司有很大的问题。
注册公司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做账报表怎么看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主页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