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红树叶财务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关于红树叶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代理记账 > 100 万设备每月折旧多少?4 种方法 + 分部门分录,附税法年限表

100 万设备每月折旧多少?4 种方法 + 分部门分录,附税法年限表

发布于 2025-08-24 23:30:02 作者: 皮玲然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成为合法企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完成这个过程,你可以获得法律保护,让你的企业更加正式和专业。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 ,相信看完本篇文章,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老板指着刚买的 100 万生产线问:“这设备能用 5 年,每个月得从利润里扣多少钱?分录咋做?”

其实固定资产折旧就像 “给设备买养老保险”—— 设备用着会旧、会坏,每个月提一点折旧,相当于慢慢攒钱,等设备报废时有钱换新的。

今天把折旧方法、分录、计算全拆透,分部门、分方法讲,看完自己就能算明白~

一、先搞懂:为啥要提折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 ——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比如设备、厂房、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会磨损、老化,价值会慢慢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就得通过 “折旧” 计入成本费用,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

理解:买 100 万的设备,用 5 年报废,相当于每年损耗 20 万,每个月损耗约 1.67 万 —— 这 1.67 万就得每月记到成本里,让利润表更真实(不然 5 年里前 4 年利润虚高,最后一年突然亏 100 万,老板看不懂)。

二、分部门记分录:设备在哪用,折旧就记到哪

不同部门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分录不一样,记错了会导致成本算错、利润不准。

1. 生产车间用的设备(直接造产品)

案例:工厂买了一台生产机器,100 万,预计用 5 年,残值 5 万(报废后能卖 5 万),每月提折旧 1.58 万。

分录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58万 贷:累计折旧 1.58万

为啥记制造费用? 这台机器直接参与生产,折旧要算到产品成本里(最后转到 “库存商品”)。

期末分配制造费用至产品成本(将间接费用转化为直接成本):

借:生产成本 —— 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产品完工入库时(成本从生产环节转入库存):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 某产品

2. 管理部门用的电脑、办公家具

案例:财务部买了一台电脑,1.2 万,预计用 3 年,残值 0.12 万,每月提折旧 300 元。

分录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300元 贷:累计折旧 300元

为啥记管理费用? 电脑是管理部门用的,不直接造产品,折旧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另:财务部门用的也是记管理费用,不是财务费用~

3. 销售部门用的货车、展示柜

案例:销售部买了一辆货车,15 万,预计用 4 年,残值 1 万,每月提折旧 2916.67 元。

分录

借:销售费用——折旧费 2916.67元 贷:累计折旧 2916.67元

4. 出租的固定资产(比如租给别人的设备)

案例:公司把闲置的设备租给乙公司,设备价值 8 万,预计用 5 年,残值 0.4 万,每月提折旧 1266.67 元。

分录

借:其他业务成本——折旧费 1266.67元 贷:累计折旧 1266.67元

为啥记其他业务成本? 出租设备的收入记 “其他业务收入”,折旧作为成本匹配,符合 “收入成本配比原则”。

三、4 种折旧方法 计算:选对方法少交税(附案例)

折旧方法不同,每月提的金额天差地别。

税法允许企业选方法,但一旦选定,至少用 1 年(不能随便改)。

1. 年限平均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设备)

公式

年折旧额 =(原值 -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 = 年折旧额 ÷ 12

案例:100 万机器,用 5 年,残值 5 万

年折旧额 =(100 万 - 5 万)÷ 5 = 19 万

月折旧额 = 19 万 ÷ 12 ≈ 1.58 万(每月固定)

适用场景:厂房、办公设备(磨损均匀,每年用的次数)

2. 工作量法(按实际使用次数算,适合运输设备)

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原值 - 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 = 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案例:20 万货车,预计总行驶 20 万公里,残值 2 万,当月跑 5000 公里

单位折旧额 =(20 万 - 2 万)÷ 20 万公里 = 0.09 元 / 公里

月折旧额 = 5000 公里 × 0.09 = 450 元

适用场景:货车、机床(用得多折旧多,用得少折旧少,更公平)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前期多提,后期少提,加速折旧)

公式

年折旧率 = 2 ÷ 预计使用年限 × 100%

年折旧额 = 年初账面净值 × 年折旧率(最后 2 年改年限平均法,扣残值)

案例:100 万设备,用 5 年,残值 5 万

第 1 年:账面净值 100 万,折旧率 40%(2÷5),折旧 = 100 万 ×40%=40 万第 2 年:账面净值 60 万(100-40),折旧 = 60 万 ×40%=24 万第 3 年:账面净值 36 万(60-24),折旧 = 36 万 ×40%=14.4 万第 4-5 年:改年限平均法,剩余净值 21.6 万(36-14.4),扣残值 5 万,每年折旧 =(21.6-5)÷2=8.3 万

适用场景:电脑、手机(更新快,前期价值损耗大)

4. 年数总和法(逐年递减,加速折旧)

公式

年折旧率 = 剩余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年限总和 × 100%

年折旧额 =(原值 - 残值)× 年折旧率

案例:100 万设备,用 5 年,残值 5 万(年限总和 = 5 4 3 2 1=15)

第 1 年:剩余 5 年,折旧率 5/15,折旧 = 95 万 ×5/15≈31.67 万第 2 年:剩余 4 年,折旧率 4/15,折旧 = 95 万 ×4/15≈25.33 万第 3 年:剩余 3 年,折旧率 3/15,折旧 = 95 万 ×3/15=19 万第 4 年:剩余 2 年,折旧率 2/15,折旧 = 95 万 ×2/15≈12.67 万第 5 年:剩余 1 年,折旧率 1/15,折旧 = 95 万 ×1/15≈6.33 万

适用场景:技术迭代快的设备(如生产线、研发设备)

四、政策要点:这 3 个时间点千万别记错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次月开始提折旧(7 月买的设备,8 月才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7 月卖的设备,7 月还要提一次)折旧年限底线(税法规定,低于这个年限不能税前扣除):房屋、建筑物:20 年;机器设备:10 年;器具、工具:5 年;运输工具:4 年;电子设备:3 年

五、3 个常见误区,多提 10 万折旧都可能

误区:买了设备当月就提折旧

错:7 月 1 日买的电脑,7 月不提,8 月开始提(政策明确 “次月起”)误区:残值率设为 0

错:除非设备报废后真的一文不值(比如易损品),否则建议设 5% 以内的残值(100 万设备,残值 5 万),不然会多提折旧,利润虚低。误区:折旧方法随便换

错:一旦选了年限平均法,至少用 1 年,中途改方法要说明原因(比如设备使用方式变了),不然税局会认为你操纵利润。

六、记忆表:4 种方法 分录一网打尽

折旧方法

核心特点

分录(生产车间为例)

适合设备类型

年限平均法

每月折旧额固定

借:制造费用 1.58 万 贷:累计折旧 1.58 万

厂房、办公家具

工作量法

用得多折旧多

借:制造费用 450 元 贷:累计折旧 450 元

货车、机床

双倍余额递减法

前期多提,后期少提

借:制造费用 40 万(第 1 年) 贷:累计折旧 40 万

电脑、手机

年数总和法

逐年递减,加速折旧

借:制造费用 31.67 万(第 1 年) 贷:累计折旧 31.67 万

生产线、研发设备

其实折旧没那么复杂:记住 “谁用记谁的费用,怎么算看设备特性,次月起提别忘记”。

选对方法,既能合规记账,又能让利润表更真实~

你们公司的设备用哪种折旧方法?评论区聊聊~

#固定资产折旧 #会计分录 #折旧方法 #财税知识

注册公司是实现您商业目标的重要一步,它给予您更多的合法权益和保障。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累计折旧的做账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主页推荐的方法去处理。

备案号:粤ICP备17121331号 红树叶财务咨询管理

郑重申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