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红树叶财务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关于红树叶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代理记账 > 建筑工程做账例

建筑工程做账例

发布于 2024-01-16 16:54:33 作者: 粘平卉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成为合法企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完成这个过程,你可以获得法律保护,让你的企业更加正式和专业。接下来,主页将给大家介绍建筑工程做账例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烦恼。

建筑企业分包工程会计怎样开始做账

建筑企业分包工程会计怎样开始做账

最佳答案比如总包工程1000万,分包出去800万:

(1)按总包工程合同规定,应由总包方直接对建设方开具工程全款1000万总的发票,同时确认收入。总包按合同收款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2)支付分包方合同款800万,由分包方按分包款给总包公司开具发票800万。支付分包合同款并代扣营业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银行存款 800-800*3.43%=772.56

应交税费-代扣营业税费 27.44

扩展资料:

包工程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然而,在《企业会计制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及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均没有对分包工程的会计核算作出明确的规定。

目前在施工企业会计实践中,对分包工程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作法将分包的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将所支付的分包工程款作为本公司的施工成本,与自己承建的工程做同样的处理;

第二种作法视分包工程与自己没有关系,分包工程的收入和支出均不通过本公司收支体系核算。

建筑工程如何做账建筑工程介绍?

最佳答案那么建筑工程如何做账的呢?以下中达咨询带来关于建筑工程如何做账基本情况,具体内容供以参考。

1、建造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项目包括:1)人工费、2)材料费、3)机械使用费、4)其他直接费。直接费发生时直接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明细科目;

间接费发生时计入“工程施工—间接费”,期末分配转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施工企业按合同规定与建设单位结算工程价款,应向建设单位报送“工程价款结算账单”也叫“中期支付申请单”等。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和建设单位批准,施工企业会计凭批准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作为原始凭证,编

制记账凭证,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

注:不要将“工程结算”错误理解为收入,“工程结算”是负债类会计科目,不是损益类会计科目。应交税费是

按税法的口径计算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只能说明营业额的发生,不是收入的发生,两者是有区别的。

3、当建设单位支付工程价款时,施工企业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注:收取工程款不应确认会计收入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工地如何做账

最佳答案工程会计做账流程及会计分录:

报产值时: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确认合同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同时对于建筑企业每月末都必须结转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主要原因:

1、未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建筑企业,每期只要有收入就要结转工程施工,收入通常根据开票金额、收款金额、工程量计价单来确认,根据工程量计价单来确认收入的,实质跟建造合同准则确认收入类似.

2、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建筑企业,每期根据发生的工程施工确认主营业务成本,根据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之差确认合同毛利(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贷记主营业业务收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每张凭证都有相应的会计分录,有了会计分录就会有会计科目,收入或者支出的明细来判定该用什么科目,有些科目容易混淆视听,例如应收预付,应付预收,只有真正理解每个科目所含的意思才能做对每笔分录。

2、每张发票上都会有相对应的金额,有些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会看错小数点,从而导致金额对不上,所以做完账之后要先对科目余额表,一般纳税人要看进项与销项是否与国税上面的数据对起来了 在看银行存款的余额与银行明细账余额是否一致

3、凭证要装清:做完账最后一步就是装订凭证,装凭证一定要边边角角都对齐不能多一块也不能少一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做账

通过注册公司,您可以更好地管理企业的税务和财务事务。明白了建筑工程做账例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主页的其他页面。

备案号:粤ICP备17121331号 红树叶财务咨询管理

郑重申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