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结婚26年,杭州女会计把家里每一笔收支都记账!老公感叹:我能有今天
发布于 2025-05-24 22:36:04 作者: 智琦珍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成为合法企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完成这个过程,你可以获得法律保护,让你的企业更加正式和专业。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 ,相信看完本篇文章,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都市快报讯 25日,“驰”饭费200元,车费240元,“中”公积金11-12月1066元;
29日,快递费5个60元,QQ牛奶一箱48元;
30日,“中”车加油245元,早餐9元……
这是一份家庭日常支出的账单,记账人是沈美芳,“驰”是她儿子,“中”是她老公。
沈美芳,52岁,会计,记账是她的职业,也是她的日常习惯。
从她1994年和老公结婚起,家里的每一笔支出和收入,她都一笔一画记得牢牢的。
记账,是一件简单又很不简单的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动作简单,随手可记;说不简单,是因为这个动作枯燥、琐碎,而且要天天、月月、年年坚持。
26年了,沈美芳记满了6个笔记本,这些账目浓缩了一家人柴米油盐的生活。泛黄的纸,随便挑一个日子,指出每一个数字,沈美芳和老公郑柏中都能想起当时的情景。
昨天新年第一天,沈美芳和郑柏中都还在上班,我等他俩下班,傍晚时分来到萧山义盛村,见到这对夫妻。
过日子嘛,细水长流,其实也有一些小目标
第一印象,是这对夫妻长得太像了,好有夫妻相。
“你也觉得我俩像啊,我们刚在一起时,芳挽着我去菜场买菜,卖菜的老头疑惑,‘你俩是兄妹两个吧?’想来都要笑,我们是两口子。”郑柏中笑了。
昨天夫妻俩拍的合影
“他年轻时长相还可以,比较帅。”沈美芳也笑了。
沈美芳从卧室里拿出笔记本,大小不一,页面泛着黄,1995-1996,1997-2001,2001-2008,2008-2014,2014-2019,2020……
26年写了6本账本
沈美芳的账目
“她爱记,每晚都记,我们家,每晚睡觉前,我都要坦白我一天的开支,餐费、加油、应酬等。”郑柏中说。
为什么要记账?夫妻俩有各自的回答。
老公说:“我俩在一起的时候,我工资都上交给她,每月感觉钱都不够花,那我也会关心一下,说也说不清,她就记账了,一目了然。”
老婆说:“过日子嘛,细水长流,其实也有一些小目标,比如买摩托、买车,记账是杜绝乱花钱,也是规划生活。”
老公补充说,年轻时有个浪漫的想法,攒钱攒够了,买一辆汽车,到老了绕西湖逛圈。
那是1994年,他刚退伍,“在村里上班,一个月工资96元,加上各种补贴,七七八八一年3000元,我老婆也,那时,一辆桑塔纳要20多万元,买车的梦想,真的觉得很遥远。”
1994年10月1日好看钱4800元
我翻看账本,日期、每一笔收入与支出,清清楚楚,记得非常认真,忍不住赞叹真专业。
一个月一小结,一年一次汇总,最初记录的是夫妻两人的账目,后来添了女儿,又添了儿子,每个人的支出都很清楚。
过去20多年的人情往来,包括贺礼、寿礼、望病以及其他,还专门有一个本子记着。
翻看第一页,写着“1994年10月1日经济情况:好看钱4800元,‘中’贺礼4000元;另有还债木工2200元,油漆工800元,7人9300元”。
我有些看不懂,沈美芳解释,“好看钱是萧山这边的风俗,女方到男方家里,男方家人给的红包;还债这些是结婚那年买了商品房,问亲戚借了钱,用来装修。”
说起结婚,郑柏中有些动容,“我能有今天,都靠我老婆,这话一点不假,当年我是穷小子,一无所有,彩礼都给不起,问亲戚借凑了16800元给我老婆,她一分没要,全部还我,还补贴嫁妆,花了4万多元。”
老婆把老公写的信
一藏就是30年
郑柏中说,他和老婆是经家里老人介绍的,两家距离200米,紧挨着的邻居,属于两个村。说来也奇怪,两个村的人不大往来,两人在相亲前不认识。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上海当兵,回家探亲时,小奶奶告诉我隔壁家有个姑娘,在大人的安排下,我们见了面,两人印象都不错,我探亲假短,马上回部队,那时还没电话,两人写信交流,写了两年。”
说到这里,沈美芳从房间里找来一摞信,过去20多年,搬了4次家,这些信,她一直带在身边。信是郑柏中写的,另附有她的回信(草稿)。
“老婆太细腻了,我那时没意识,她写给我的信都弄丢了,这些信,她一藏30年。”郑柏中说。
我问能打开看看吗?两人笑了笑,看吧,“今天不是你的到来,我么也不会想到重温过去的,都老夫老妻了,哈哈哈。”郑柏中说。
信有一摞,足有上百封,我拆了两封,从称呼能看出变化。最初郑柏中写来的信,称呼是“美芳”,落款是“柏中”;到后面是“亲爱的”落款是“永远爱你的中”,这是刚在一起和确定关系后的信件。
夫妻来往信件
郑柏中说,自己文化不高,只读了初中,可他的文笔还不错,他在信中写道:
在你的回信中,你能如此坦率地介绍你的爱好以及个性,其次也讲到要找一位脚踏实地的男朋友,能这样表白你的内心思想,这样很好。
虽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从中我可以看出,你是一位心直口快、活泼开朗热情的人,我非常喜欢你这样的人,因为我也是心直口快、心胸开阔、开朗乐观的性格,尤其是讲几句带点幽默感的笑话。
笑话这个东西在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也许你不相信我会讲笑话,到以后你就慢慢知道我。
不多讲了,下面有个字谜,猜化学元素,黄金丢失,打个字,比较简单,猜着玩吧!今天因休息关系,马上就要熄灯了,就此停笔,余言后继,多来信。
祝你健康,快乐。
1991年,郑柏中回家探亲,两人确定关系后,沈美芳在信里写道:“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匆太忙了,我俩没聊一会你又离我而去,真不想你走……”
看了两封,甜甜的爱情,实在让我羡慕,夫妻俩也笑得开心,“再老一点,拿着放大镜,彼此读当初的信,很有意思吧”。
郑柏中笑着说:“现在不叫亲爱的了,在家里老婆老公还是要叫的,在外边称呼名字。”
近10年享受型消费逐渐增加
首饰、护肤品等成了高频用词
账单里,细细看,有很多有意思的记录——
棒冰当初3分钱一根,现在几块几十块一根;
猪肉从最初的两三元一斤到现在的30多元一斤;
1996年买一辆面包车花了6万元;
当初一套60平方米的商品房才2万元;
1994年结婚随份子,40元、100元,到如今,500元、1000元……
从账单里很明显能看出,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衣食住行,生活性消费占多;女儿、儿子出生以后,发展型消费占比上升;近10年,享受型消费有所增加。
2010年是一个分界线。
账本上各项花钱的类目多起来,买菜也不再是全家最主要的支出,首饰、护肤品、衣服、孩子书本费、加油费等成了高频用词。
与1999年相比,2020年账本的年终总结表格上,不见了固定电话费、置产费用。
沈美芳用女儿学校获奖的笔记本记账
生活变好了,追求娱乐的方式也多起来。不久前,沈美芳买了一部最新款手机,空闲时刷刷抖音,看看电视剧,和朋友网聊一下。回忆起家里的第一台通信工具,她感慨万千。
1996年,中文BB机开始流行,为方便老公做生意,她攒了几个月的工资,给家里添置了一台。
“1998年家里安装了固定电话,2002年购买了翻盖手机,2004年买了可以拍照的手机,2007年拥有了可网的手机……我们全家的话费也从1998年的34.4元上涨了6倍不止。”
晚上有点凉
他们很自然地手握着手
晚上有点凉,沈美芳和老公很自然地手握着手。我问儿女在家也是这样的吗?两人都笑了,“孩子都知道我俩感情很好。”
两人都说,结婚26年,几乎没红过脸,性格很合得来,“平日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一个在说,另外一个就听着,不争,就吵不起,我俩从来没骂过对方……不过对孩子不太一样,哈哈,一开始也是和孩子好好讲道理,后来发现小孩子的情绪和大人不一样,道理讲不通,也会打打屁股,我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郑柏中说:“现在女儿大学毕业,也做会计,儿子还在读高中,我们家的日子像账本一样,过得平淡,就是正常过日子。”
沈美芳说:“我当初看重他的是脚踏实地,靠谱,现在他还是。两个人在一起相互信任,性格合得来,日子就会顺利。”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主页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员工结婚贺礼怎么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