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社保新规实施,企业会计如何应对
发布于 2025-07-17 02:06:02 作者: 召慕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注册公司,你可以获得法律保护,让你的企业更加正式和专业。下面,跟着主页一起了解下非税收入如何做账的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所苦恼的问题。
2025年7月1日起,《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社保监管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新规首次将社保纳入纳税系统统一管理,实现 “税费同评”,社保费从此与增值税等税收接受同等强度的监管,标志着我国进入 “税费皆重、税费一体、税费协同” 的新时代。
企业社保数据透明化程度前所未有,面对这场社保监管革命,会计人员如何帮助企业平稳过渡?又要规避哪些雷区?
01
监管升级,社保新规哪些变化
社保征管模式从“人审”到“智审”。新电子税务局通过跨部门数据交叉验证,对企业社保缴纳情况实施动态监控常态化。
信用评价体系重构:新规名称首次在“纳税”后并列加入“缴费”,将社保费和非税收入纳入信用评价范围。适用范围拓展至已办理税务信息确认的企业纳税人缴费人。
评价机制更趋科学:新规优化了起评分规则,对经常性指标中纳税缴费信息齐全的经营主体,起评分提升至93分(原为90分)。扣分频次也由“按税种按次计算”调整为“按月计算”,避免单一指标影响过大。
跨区域监管壁垒打破:通过电子税务局【特定主体】入口,可在全国范围内切换关联企业所在省份,跨地区社保管理进入新范式。
02
四大雷区
基数申报风险:2025年多地社保缴费基数普遍上调。少报、漏报缴费基数将面临补缴和罚款风险。
参保覆盖风险:新系统自动比对企业所得税、个税和社保申报数据,员工未全员参保将触发预警,特别是离职员工未及时减员。
主体一致性风险:工资、社保、个税“三位一体”成为监管核心。以下情况将被系统识别为高风险:
员工工作地与参保地不一致(如北京工作,上海参保)
社保缴纳主体与个税主体不一致(如A公司缴社保,B公司发薪报税)
历史问题暴露风险:大数据系统使企业历年社保缴纳情况透明化,补缴漏洞被严格堵塞。新规强化执行力度,对企业欠缴行为采取四步严惩:限期补缴、账户查询、强制划拨、信用惩戒。
03
伪筹划
发票抵工资:让员工找发票抵工资以规避个税与社保是违法行为。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此类行为属于偷税,除追缴税款、滞纳金外,还将处50%-5倍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灵活就业身份滥用:部分企业诱导员工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以此规避社保缴纳责任。新规明确,劳动合同、社保缴纳、个税申报主体必须一致,此类操作将被识别为异常。
04
整改方向
核对全员基数:确保按员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申报
清理“僵尸”账户:立即停缴离职员工社保
统一主体信息:确保工资、社保、个税主体一致
05
成本优化策略
地域选择:将非核心部门迁至基数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优化结构:科创企业可以提高研发人员占比,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社保减免政策。
灵活用工:季节性岗位采用劳务派遣。
随着全国社保业务“一网通办”时代到来,会计人员需从传统记账转型为数据治理。那些仍在采用“工资拆分”、“发票抵薪”的企业,正面临税务风险。唯有主动合规,方能在变革中更加屹立。
好啦,今日就分享到这里了,各位看官,且听下回分解。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非税收入如何做账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主页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