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融资租赁承租人必看:从“使用权资产”到到期留购,账这样捋才对
发布于 2025-08-31 15:00:03 作者: 陈海凡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任务之一。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复杂,但是只有完成这个过程,你的企业才能够合法地运营。主页带大家认识开具设备租赁怎么做账,如果你们也遇到这种问题,相信看完本文,你们就懂得怎么解决了。
租入一套价值数十亿的设备,每月付租金时却不是简单记笔“费用”就完事?融资租赁的账,总让财务人员对着一堆单据犯难:又是“使用权资产”,又是“未确认融资费用”,还要算递延所得税……别慌,今天咱们就拿“10亿租金”当例子,用大白话拆解融资租赁承租人的账务处理,从租入那天到到期留购,一步一步说清楚,让你再也不用对着准则条文头疼。
一、租赁开始日:给“借来的资产”安个“名分”
假设你们公司租了一套大型生产线,租期5年,总租金10亿(含增值税,税率13%),每年末付2亿。租赁开始日(比如2025年1月1日),第一件事不是记“要付多少钱”,而是给这个“虽然不属于我,但我能说了算”的资产,在账上安个“名分”——这就是新租赁准则里的“使用权资产”。
1. 先算两个核心数: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融资租赁的本质,是“借钱买资产,分期还本息”。10亿租金里,既有资产的“本金”,也有相当于“利息”的融资费用。所以第一步要把“本金”和“利息”拆开。
• 算租赁负债(本金部分):未来要付的租金,不能直接按10亿算,得按“现值”算(相当于把未来的钱折到现在值多少钱)。假设折现率(类似贷款利率)是5%,每年付2亿,5年的现值可以用年金现值公式算:2亿×(P/A,5%,5)≈2亿×4.3295≈8.659亿(这就是租赁负债的初始金额)。
• 算未确认融资费用(利息部分):总租金(不含税)减去现值,就是未来要分摊的“利息”。先把10亿租金拆成不含税金额:10亿÷1.13≈8.85亿,那么未确认融资费用=8.85亿 - 8.659亿≈0.191亿。
• 算使用权资产:等于租赁负债的现值,加上初始直接费用(比如律师费、印花税,假设花了100万)。所以使用权资产=8.659亿 100万=8.669亿。
2. 做第一笔分录:给资产和负债“上户口”
借:使用权资产 8.669亿
借: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0.191亿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初始费用的进项税,假设100万×6%=6万)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8.85亿 (不含税总租金)
贷:银行存款 106万 (初始费用100万 进项税6万)
这里要注意:“租赁付款额”记的是不含税总租金(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单独记进项),而“未确认融资费用”是未来要付的利息,会在租期内慢慢分摊。
3. 别忘了“递延所得税”:税会差异的“调节器”
会计准则和税法对融资租赁的认定不一样:税法可能按“租金支付额”扣税,而会计按“使用权资产折旧 融资费用”扣税,这就产生了“税会差异”,需要用递延所得税来平衡。
• 租赁负债(8.659亿)在税法上不认可,未来支付时才能扣,所以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8.659亿×25%≈2.165亿)。
• 使用权资产(8.669亿)在税法上不认可,折旧也不能扣,所以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8.669亿×25%≈2.167亿)。
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165亿
借:所得税费用 0.002亿 (负债和资产的差额)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167亿
二、租赁期间:每年付租金、提折旧、摊利息,一个都不能少
租期5年,每年都要做三件事:付租金、给使用权资产提折旧、分摊融资费用。咱们以第一年(2025年)为例来说。
1. 年末付租金:既要还“本金”,也要交“增值税”
每年付2亿租金(含税),其中不含税金额=2亿÷1.13≈1.77亿,增值税=2亿 - 1.77亿≈0.23亿。
分录: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1.77亿 (还本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23亿
贷:银行存款 2亿
2. 给使用权资产提折旧:跟自有资产一样“耗损”
使用权资产要按租期折旧(假设用直线法,无残值),每年折旧额=8.669亿÷5≈1.734亿。根据设备用途,计入不同费用(比如生产用记“制造费用”,管理用记“管理费用”)。
分录:
借:制造费用 1.734亿
贷: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 1.734亿
3. 分摊融资费用:把“利息”慢慢算进成本
未确认融资费用(0.191亿)要按实际利率(5%)分摊,第一年的融资费用=租赁负债期初余额(8.659亿)×5%≈0.433亿(注意:这里算的是不含税部分的利息,和前面的0.191亿可能有差异,实际按精确折现计算)。
分录:
借:财务费用 0.433亿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0.433亿
4. 年末调递延所得税:让税会差异“动态平衡”
每年末,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余额会变化,递延所得税也要跟着调。比如第一年末:
• 租赁负债余额=8.659亿(期初) - 1.77亿(已付本金) 0.433亿(分摊的利息)≈7.322亿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7.322亿×25%≈1.83亿,需要冲减之前的2.165亿,差额0.335亿。
• 使用权资产余额=8.669亿 - 1.734亿=6.935亿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余额=6.935亿×25%≈1.734亿,需要冲减之前的2.167亿,差额0.433亿。
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0.433亿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0.335亿
贷:所得税费用 0.098亿 (差额计入当期所得税)
三、中途减值:资产“不值钱了”要及时记账
如果租赁的设备出现减值迹象(比如技术淘汰、市场贬值),要提减值准备,而且一旦提了就不能转回。假设第二年设备减值5000万: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万
贷: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 5000万
提了减值后,后续折旧要按减值后的金额算(比如剩下4年,减值后余额=6.935亿 - 5000万=6.435亿,每年折旧=6.435亿÷4≈1.609亿)。
四、租赁到期:留购、退租还是续租?账务处理大不同
5年租期到了,通常有三种选择,账务处理各有讲究。
1. 留购设备:把“使用权资产”变成“固定资产”
假设到期时支付100万留购款(含税,税率13%),获得设备所有权。
• 先付留购款: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88.5万(100万÷1.13)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5万
贷:银行存款 100万
• 把“使用权资产”转成“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借: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5年总折旧8.669亿)
借: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如有)
贷:使用权资产 8.669亿
贷:累计折旧(按固定资产重新算折旧)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有)
2. 退租:把资产“还回去”,账上也要“清零”
如果到期退租,且设备状态良好,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如有未付余额)
借: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
借: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
贷:使用权资产
3. 续租:按新的租赁协议重新处理
如果续租,相当于签了个新租赁,按“租赁开始日”的流程重新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总结:融资租赁的账,核心是“把租赁当买资产”
说到底,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就是把“分期付租金”当成“分期买资产”:先算清楚资产的“现值”,记为使用权资产;未来要付的钱拆成“本金”(租赁负债)和“利息”(未确认融资费用);每年付租金时还本金、交增值税,同时给资产提折旧、分摊利息。
对你们公司来说,10亿租金的背后,是一套完整的“资产-负债-费用”逻辑链。只要记住“使用权资产是自己的‘虚拟资产’,租赁负债是欠的‘本金’,融资费用是付的‘利息’”,再复杂的分录也能捋清楚。毕竟,账做得明白,才能真正掌握这笔“10亿租赁”的来龙去脉,也才能在税务和审计时心里不慌。
注册公司是展示您企业诚信和专业的重要方式。相信关于开具设备租赁怎么做账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主页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