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收到电子发票,到底要不要打印出来入账?答案来了!
发布于 2025-09-13 04:42:04 作者: 濮阳吉月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成为合法企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完成这个过程,你可以获得法律保护,让你的企业更加正式和专业。主页带大家认识财务做账打印的发票,希望看完本文,你会对这方面的认识能更上一层楼。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电子发票已逐渐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常客。然而,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始终萦绕在众多财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心头:收到电子发票,究竟是否需要打印出来入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这一热点话题,探寻其背后的真相与合规路径。
先来看一则案例:某企业一直以来都遵循传统做法,将收到的电子发票打印出来,与其他纸质凭证一同装订成册用于入账。但随着业务量的激增,每月打印电子发票耗费了大量的纸张、墨盒和人力成本,办公空间也被堆积如山的纸质发票占据。财务人员苦不堪言,于是向税务专家咨询,是否可以摆脱这种繁琐的打印操作,直接以电子发票的电子版进行入账。
这并非个例,相信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说起。
根据《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会〔2020〕6 号)规定,除法律和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仅使用电子会计凭证进行报销入账归档:
接收的电子会计凭证经查验合法、真实。企业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等正规渠道,对电子发票的真伪进行查验,确保其来源合法合规,不存在虚开、伪造等问题。
电子会计凭证的传输、存储安全、可靠,对电子会计凭证的任何篡改能够及时被发现。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对电子发票数据进行妥善保存,如采用专业的财务软件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电子发票进行分类存储、加密处理等,保证数据不被篡改、损坏,且可随时准确读取。
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凭证数据,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完成会计核算业务,能够按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格式输出电子会计凭证及发票信息,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且能有效防止电子会计凭证重复入账。企业需建立严格的电子发票使用和流转制度,明确各环节操作权限和责任,通过数字签名、水印等技术手段,防止发票被恶意修改或重复报销。
电子会计凭证的归档及管理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令第 79 号)等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会计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归档,设置合适保管期限,以满足档案管理各项要求,方便日后查询、审计等工作。
也就是说,若企业能满足上述条件,从法律层面来看,完全可以仅使用电子发票的电子版进行报销入账归档,无需再打印成纸质版。如此一来,既能节省纸张、墨盒等办公耗材,降低办公成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纸质发票丢失、损坏带来的风险,还能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可谓一举多得。
可为何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大量企业选择将电子发票打印出来入账呢?
一方面,部分企业受传统观念和工作习惯的束缚。财务人员长期接触纸质凭证,对其更为熟悉和信赖,认为查看纸质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和审核更为直观、便捷,能降低出错概率。同时,企业内部审计、税务检查等工作流程,对纸质凭证的依赖程度较高,为便于配合这些工作,便选择打印电子发票。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外部监管和审计过程中,部分监管部门或审计机构对电子发票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遇到对电子发票真实性、合法性审查较为严格的情况,企业为证明自身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可能会主动将电子发票打印作为辅助证据提供。
那么,如果企业因各种原因确实需要以电子发票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又该如何操作呢?根据规定,此时必须同时保存打印该纸质件的电子发票。这是因为电子发票的纸质打印件存在易篡改、易复制且难察觉等特点,增加了会计人员查验会计凭证的难度。一旦出现单位或个人重复报销、虚假入账、篡改信息等财务造假、偷逃税款等行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现。而同时保存电子发票原件,可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真伪验证和查重,有效防范此类风险。
综上所述,收到电子发票后是否需要打印出来入账,不能一概而论,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若企业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能够满足政策规定的各项条件,不妨大胆尝试仅以电子版电子发票入账,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与高效。若企业暂时无法满足相关条件,或出于内部管理、外部监管等因素的考量,选择以纸质打印件入账,也务必记得同时保存好电子发票原件。
注册公司可以为您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合作伙伴。明白了财务做账打印的发票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主页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