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建筑安装行业挂靠经营和分包经营,怎么纳税?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发布于 2025-09-24 08:30:03 作者: 蛮洁雅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任务之一。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复杂,但是只有完成这个过程,你的企业才能够合法地运营。主页带大家认识挂靠分包怎么做账,如果你们也遇到这种问题,相信看完本文,你们就懂得怎么解决了。
建筑安装行业,常有挂靠经营和分包经营的双方之间,因未能处理好纳税主体、纳税义务的关系,形成合同纠纷。现就挂靠经营和分包经营如何纳税进行阐述。
一、挂靠经营:
挂靠经营是指一个经营主体(挂靠方)依附于另一个具有某种资质、资格或资源的经营主体(被挂靠方),以被挂靠方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并向被挂靠方支付一定费用(如管理费、挂靠费)的经营模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没有资质的经营主体挂靠经营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 号)规定: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经营的,承包人、承租人、挂靠人(统称承包人)以发包人、出租人、被挂靠人(统称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发包人为纳税人;否则,以承包人为纳税人。
因此,挂靠经营,通常以被挂靠方为纳税主体,申报缴纳相关税费;如果被挂靠主体未履行纳税义务,则由挂靠主体履行纳税义务。
二、分包经营:
分包经营(通常简称 “分包”)是指在工程项目或业务承揽中,总承包方(或主承揽方)将其承包的部分工作任务,依法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单位(分包方)完成,并由分包方独立承担该部分工作的质量、安全及履约责任的经营模式。
分包经营中,总包人与发包人之间、总包人与分包人之间为独立的经营活动,发包人、总包人、分包人作为独立的纳税主体,就自己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申报缴纳相关税费。
三、在合同纠纷中,法院裁定合同无效,对纳税主体和纳税义务有什么影响?
在经济合同纠纷中,如果挂靠经营合同、分包合同被法院裁定无效,对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不产生影响。税收法定原则是我国税收征管的核心原则,明确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纳税义务基于税法规定产生,而非取决于民事合同的效力,因此,法院裁定建筑分包合同无效不影响纳税义务。
注册公司是建立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的基石。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挂靠分包怎么做账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主页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