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红树叶财务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关于红树叶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代理记账 > 炒股不记账,赚钱全白忙!这十笔账必须算明白,不然利润全被吃了

炒股不记账,赚钱全白忙!这十笔账必须算明白,不然利润全被吃了

发布于 2025-10-17 07:18:03 作者: 赵问梅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成为合法企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完成这个过程,你可以获得法律保护,让你的企业更加正式和专业。主页带大家认识费用单子怎么做账,希望看完本文,你会对这方面的认识能更上一层楼。

前阵子帮楼下开超市的老陈捋股票账户,他盯着屏幕上的"持仓盈亏"愣神半天:"明明上次卖票赚了8千,怎么这会儿账户里没见多钱?"翻出半年的交割单一笔笔算,才算出眉目——他三个月交易32次,佣金加印花税扣了6800,还有两只亏了的票没及时处理,赚的钱基本被抵消干净。这事儿戳中了太多散户的痛点:眼里只盯着股价红绿色,从来不算细账,最后赚了糊涂钱、亏了都找不到病根,可不就是白忙一场。

炒股其实和开超市一个理儿,你得知道本金投了多少、每天成本花在哪、哪类商品赚钱哪类压货,光看流水热闹没用。今天就把炒股必须算的十笔账拆透,没有半句虚的,全是能直接上手的实在办法,把这些账算明白,利润才不会悄悄溜走。

一、先把道理说透:炒股记账不是瞎折腾,是防坑的第一道关

总有人觉得记账麻烦:"交易软件里不是有盈亏显示吗?费那劲干嘛"。但真操作起来就知道,软件给的是"表面数字",藏在背后的成本、漏洞,不记账根本露不出原形。

1. 不记账,你可能在给券商"打工"

去年认识个做短线的小伙子,每天盯着盘买卖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年底看账户"浮盈"2万8,翻交割单才发现,一年光佣金和印花税就交了2万5,实际净赚只有3000块。这就是典型的"为他人作嫁衣"——频繁交易产生的细碎成本,像蚂蚁搬家一样啃掉了大部分利润。

交易软件只会显示单次手续费,不会帮你汇总全年的支出。记账就是把这些"零散的沙子"聚成沙丘,让你看清到底有多少利润被成本吃掉。老陈后来养成记账习惯,才发现自己每月平均交500多手续费,果断把交易频率从每周3次降到每月1次,三个月就省了1200多。

2. 不记账,你会反复踩同一个坑

很多人炒股总在重复犯错:追高被套、不止损、拿不住盈利股。不记账的话,下次还会跟着感觉走;但记了账,每次交易的对错都白纸黑字,想忘都难。

我表姐之前总爱买低价题材股,记账后才发现,她买的15只低价股里13只都是亏的,反而偶尔入手的蓝筹股全赚了。后来她调整策略专做绩优股,收益率直接从4%涨到16%。记账就像给操作"拍快照",时间长了自然能看出规律,避开那些反复掉坑的雷区。

3. 不记账,你分不清真赚还是假赚

有组数据很扎心:A股散户每年"浮盈"看着不少,但算上本金增减、分红扣税、交易成本后,真正净赚的不到20%。比如有人账户显示赚了4万,但这一年陆续加了2万本金,实际收益率根本不高;还有人忘了分红要扣税,以为到手的钱全是利润,其实已经被扣了10%。

记账的核心是算"净收益",而不是看账户表面的数字。只有把本金、成本、分红这些账都算清楚,才能知道自己的炒股水平到底怎么样,不至于被虚假盈利迷惑。

二、这十笔账必须算明白:从显性到隐性,一笔都不能漏

记账不是记流水账,关键是抓住核心的十笔账。这些账里既有看得见的手续费,也有藏在背后的时间成本,每一笔都关系到你的真金白银。

第一笔:本金账——你的"家底"到底有多少?

这是最基础也最容易糊涂的账。有人今天转8千进账户,明天取3千,后天又加1万,时间一长连自己投了多少本金都记不清,更别说算收益率了。

怎么记? 专门列个"本金变动表",记下每次转入、转出的金额和时间,每月底汇总一次"实际本金"。比如你1月转入8万,4月转出1万,6月又转入2万,那6月底的实际本金就是9万。

为啥重要? 收益率=净收益÷实际本金,本金算不准,收益率就是错的。比如你以为本金10万、赚了1万,收益率10%;但实际本金是14万,真实收益率只有7.1%,还不如大额存单。老陈之前就犯过这错,以为自己收益率11%,记账后才发现是7.5%,果断调整了策略。

第二笔:买卖成本账——哪些"明账"在吃你的利润?

炒股不是免费买卖,每次操作都有成本,这些"明账"看着不起眼,积少成多能吞掉不少利润。主要包括三类:

- 佣金:券商收的服务费,买卖都要交,现在普遍在万1到万3之间,最低5元起收。比如你买3000块股票,佣金万3就是0.9元,但会按5元收,这种"最低5元"的坑新手很容易踩。

- 印花税:国家收的税,只有卖出时交,税率千分之一,没有最低限额。比如卖8万股票,就得交80块印花税,这是成本里占比最大的一项。

- 过户费:给证券登记机构的费用,买卖都收,税率万0.2,比如8万股票买卖一次,过户费就是3.2块钱。

怎么记? 每次交易后,从"交割单"里把这三项费用抄下来,汇总到"成本记录表"里,每周算一次总支出。交割单在交易软件里都能找到,每笔费用写得清清楚楚,不会看的可以直接问券商客服。

省钱技巧:佣金是可以谈的,开户后打券商客服电话,说"身边朋友佣金万1.2,我想调一下",大多能从默认的万3降到万1.5以下,10万本金每年交易10次,能省2000多。

第三笔:盈亏平衡账——股票涨到多少才真的赚钱?

很多人以为股价超过买入价就赚了,其实不然,得把买卖成本都算进去,涨到"盈亏平衡点"才是真赚钱。这笔账算不清楚,很容易"卖早了"或者"以为赚了其实亏了"。

计算公式:盈亏平衡价=(买入价×股数 买入成本)÷股数÷(1-卖出费率总和)。卖出费率总和包括佣金(万1-万3) 印花税(千1) 过户费(万0.2),大概在千1.12到千1.32之间。

举个例子:你以15元/股买了1000股,佣金万2.5,买入成本就是佣金37.5元 过户费3元=40.5元,买入总成本15040.5元。卖出费率按千1.32算,盈亏平衡价就是15040.5÷1000÷(1-0.00132)≈15.06元。也就是说,股价得涨到15.06元,卖了才真赚钱。

怎么记? 每买一只股,就把盈亏平衡价算出来记在旁边,涨到这个价格再考虑卖,避免"白忙活一场"。老陈之前买过一只股,18元买的,18.1元卖了,以为赚了100元,记账后才发现扣除成本还亏了12元,后来再也不赚"小钱"了。

第四笔:个股盈亏账——哪只股是"摇钱树",哪只是"吸血鬼"?

很多人只记总盈亏,不记个股盈亏,结果不知道哪些股在赚钱、哪些在亏钱,下次还会乱买。这就像开超市不记每类商品的利润,永远不知道该下架哪类商品、该主推哪类商品。

怎么记? 给每只股票建个"档案",记下买入价、股数、成本、现价、浮盈浮亏、买卖时间。比如:2025年2月15日,以25元买800股A股票,成本20034元,5月15日现价28元,浮盈2366元。

这里可以用"现金流法"算持股成本,特别适合散户。简单说就是用买入花的总现金除以持股数量,比如10元买1000股花了10027元,跌到8元补1000股花了8021.6元,总现金支出18048.6元,持股2000股,平均成本就是9.02元[__LINK_ICON]。这种方法能直观看到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钱,成本会不会变成负数(也就是赚回本金后还持有的股)。

关键作用:每月汇总一次,看看哪些股盈利超过10%(可以多拿拿),哪些股亏损超过5%(要找原因)。表姐记账后发现,她买的医药龙头股全都盈利,而题材股全亏,果断清掉题材股,专心做医药股,收益立马上去了。

第五笔:持仓结构账——你的仓位是不是"头重脚轻"?

持仓结构就是你手里的股票分布在哪些行业、仓位占比多少。这笔账算不清楚,容易"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遇到板块大跌就亏惨,或者太分散赚不到钱。

怎么记? 列个表格,记下每只股票的行业、仓位占比(该股市值÷账户总市值)、风险等级(高/中/低)。比如:A股票(医药,35%,中风险)、B股票(新能源,25%,高风险)、C股票(银行,20%,低风险)。

判断标准:没有绝对完美的结构,但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单一行业仓位超过50%,比如全买半导体,遇到政策调整就会大亏;二是持仓超过10只股,太分散根本看不过来,容易顾此失彼。老陈之前全买制造业,占比75%,去年制造业大跌亏了13%,后来调整为3个行业均衡持仓,今年波动小多了。

第六笔:交易频率账——你是不是在"给券商打工"?

交易频率=全年交易次数÷持仓只数,这笔账直接关系到你的成本高低。很多人以为"交易越勤赚越多",其实大多是在交手续费。

怎么记? 记下每次买卖的日期和股票,每月算一次交易次数,年底汇总全年的。比如你有4只股票,全年交易16次,平均每只股交易4次,属于中等频率;要是交易40次,就太频繁了。

数据参考:A股散户年均换手率超过500%,相当于每年把手里的股票换5遍,而机构只有200%左右。有测算显示,交易频率降一半,每年能省30%-40%的成本。老陈之前每月交易3次,记账后降到1次,半年成本就省了2400多。

第七笔:止盈止损账——你的利润保住了多少?

很多人炒股亏就亏在不止损、不止盈:套住了就死扛,赚一点就跑,最后"赚的不够亏的"。这笔账就是要记下每次止盈止损的执行情况,倒逼自己遵守纪律。

怎么记? 每买一只股,先定下止盈止损点并记下来,比如"盈利15%止盈,亏损8%止损",交易结束后再记下实际执行情况,是"按计划操作"还是"没执行"。

关键教训:亏10%需要赚11%才能回本,亏50%得赚100%才能回本,止损永远比补仓重要。表姐之前有只股亏了10%没止损,最后亏到35%才割肉,后来记账时特意标红这笔交易,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止盈也一样,按计划卖虽然可能没卖到最高点,但能保住大部分利润,总比坐过山车强。

第八笔:时间成本账——你花的时间值不值?

炒股是有时间成本的:每天看盘、研究股票的时间,要是用来干别的,能不能赚更多?这笔账虽然没法精确算钱,但能帮你看清炒股对你来说到底是"机会"还是"负担"。

怎么记? 每天记下花在炒股上的时间,比如"看盘1.5小时,研究财报1小时",每周汇总一次,再对比一下炒股收益和本职工作收入。比如你月薪8000,每天工作8小时,时薪约50元;要是每天花2.5小时炒股,每月赚1500元,时薪只有25元,就不太值。

理性判断:如果你的时间成本高,比如医生、程序员,就别做短线,选几只好股长期持有,每月花几小时看财报就行;如果时间多,能沉下心研究,再考虑做波段。老陈开超市时间相对自由,但也只在闭店后花1小时看盘,从不在营业时间盯手机,既不耽误生意,炒股也没掉链子。

第九笔:风险收益比账——这笔交易划算吗?

风险收益比就是衡量"赚的钱能不能覆盖可能的亏损"的天平,这笔账算不清楚,很容易为了小钱冒大风险。比如你预期股票能涨5元,但最多可能跌10元,这种交易就不值当。

怎么算? 风险收益比=预期最大亏损÷预期最大收益。比如你买一只股,成本20元,计划跌到18元止损(亏2元),涨到24元止盈(赚4元),风险收益比就是2:4=1:2,这种情况值得做;要是预期涨2元、可能跌4元,风险收益比1:0.5,就别碰。

怎么记? 每笔交易前先算好风险收益比,记在交易计划里,不符合"1:1.5"标准的坚决不买。老陈之前跟风买热点股,从来不算这个账,记账后发现这类交易的风险收益比大多是1:0.8,后来果断放弃,亏损次数直接少了一半。

第十笔:整体收益率账——你的炒股水平到底怎么样?

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笔账,能帮你客观评价自己的投资能力,避免自我感觉良好。整体收益率=(期末账户总额-期末实际本金 全年取出金额-全年转入金额)÷平均本金×100%。

举个例子:你年初本金8万,年中转入2万,年底账户12万,没取过钱,平均本金=(8万×6个月 10万×6个月)÷12=9万,整体收益率=(12万-10万)÷9万≈22.2%。

对比标准:每年算完收益率后,和三个指标比一比:一是沪深300指数涨幅(市场平均水平),二是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无风险收益),三是自己的预期收益率。如果连续两年跑不赢沪深300,或者收益率不如大额存单,就得考虑是不是该换方法,甚至买基金让专业的人来管。

三、记账避坑指南:别做无用功,这4个误区要避开

记账不难,但很多人方法不对,记了半天还是没用。这四个误区一定要避开,才能让记账真正帮你赚钱。

1. 误区一:记太细,把自己逼疯

有人记账连"几分钱的过户费"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还每天汇总,没过一周就坚持不下去了。其实没必要这么较真,佣金、印花税这些大额费用记准就行,几毛钱的零头可以忽略,每周汇总一次完全够了。

记账是为了辅助炒股,不是做财务报表,太追求细节反而会消耗精力,得不偿失。老陈就只记整数,每月花10分钟汇总,既省时间又能看清大局。

2. 误区二:只记数字,不写反思

很多人记账只抄交割单上的数字,不写交易原因和反思,这样的账就是"死账",没法帮你进步。比如你买了一只股,要记下"买的原因:看财经号推荐",卖的时候再记"卖的原因:亏了10%没止损,实在扛不住",下次再看到推荐就会警惕。

好的记账本应该是"操作 反思"的结合,每笔交易后面留两栏:"操作理由"和"经验教训",这才是能帮你避坑的"活账"。就像复盘要总结对错一样,记账后的反思才是提升的关键。

3. 误区三:用复杂工具,坚持不下去

有人非要用专业的财务软件记账,搞半天还没弄明白怎么用,最后不了了之。其实最朴素的工具反而最管用,手机备忘录、Excel表格就行,甚至手写在笔记本上都可以。

现在还有现成的Excel股票记账模板,填好基础数据,总成本、盈亏比例、仓位占比能自动算出来,还带可视化图表,哪只股赚得多哪只亏得多一眼看清。工具不重要,能坚持记下去才重要。

4. 误区四:记完就忘,不回头看

这是最常见的误区:记了满满一本账,却从来不翻,跟没记一样。正确的做法是每周看一次,每月汇总一次,年底做一次全年复盘,看看哪些方法管用、哪些坑要避开。

表姐每月底都会翻记账本,去年底发现自己"追高买入"的交易10次有8次亏,今年就定了规矩"不买涨幅超过20%的股",果然亏得少了。记账的价值不在"记",而在"看"和"用"。

四、手把手教你建记账本:两种模板,新手直接套用

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整理了两种记账模板,新手直接填空就行,简单高效。

模板一:简易版(适合没时间的人)

用手机备忘录就能做,分三部分:

1. 本金变动表

日期 转入金额 转出金额 实际本金 备注

2.1 80000 0 80000 初始本金

4.15 0 10000 70000 取出来交房租

6.8 20000 0 90000 追加本金

2. 个股交易表

股票名称 买入日期 买入价 股数 买入成本 止盈点 止损点 风险收益比 卖出日期 卖出价 卖出收入 净盈亏

A股票 2.15 25 800 20034 28.75 23 1:2.5 5.15 28 27896 2362

B股票 3.10 18 600 10822 20.7 16.56 1:0.8 未卖出 16 - -2822

3. 月度汇总表

月份 交易次数 总手续费 总盈亏 整体收益率 主要问题

2月 1 86 0 0% 没算盈亏平衡价

3月 2 158 -1200 -1.3% 追高买入B股票

模板二:详细版(适合想深入优化的人)

用Excel表格,在简易版基础上加两部分,结合现金流法记账更清晰:

1. 持仓结构表

股票名称 行业 市值 仓位占比 风险等级 买入理由 平均成本(现金流法)

A股票 医药 22400 36% 中 净利润连续增长 25.04元

B股票 新能源 9600 15% 高 政策利好 18.04元

C股票 银行 18000 29% 低 分红稳定 12.03元

2. 交易反思表

交易日期 股票名称 操作类型 操作理由 经验教训 改进方法

2.15 A股票 买入 看财报净利润增长 选对了,但买入价略高 下次结合估值择时

3.10 B股票 买入 财经号说要涨 跟风买入,风险收益比不达标 严格按1:1.5标准筛选

5.15 A股票 卖出 接近止盈点 执行了止盈,保住了利润 保持止盈纪律

五、最后说句实在话:记账赚的不是钱,是思路

有人说"炒股靠的是眼光和运气,记账没用",但我见过太多靠记账从亏损到盈利的例子。记账本身不能帮你选到牛股,但能帮你看清自己的操作漏洞,避开成本陷阱,把赚的钱真正留在口袋里。

就像有人10万本金炒股8个月亏剩1万,回头看全是盲目操作的坑,要是早记账早反思,也不至于亏得这么惨。老陈现在总说:"记账就像给炒股装了个'导航',以前是瞎走,现在知道哪条路有坑、哪条路能走,心里踏实多了。"

其实炒股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更理性、更懂总结,记账就是让你变理性的最简单的办法。那些在股市里持续赚钱的人,不一定是技术多好,但一定是对自己的资金了如指掌。毕竟,你连钱怎么来、怎么没的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指望持续赚钱呢?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炒股记账吗?是用简单的备忘录还是专业的表格?有没有算过一年到底交了多少手续费,被哪些隐性成本吃掉了利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互相分享经验,把账算明白,把利润守牢实。

注册公司可以增加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业务范围。主页关于费用单子怎么做账就整理到这了。看完本文,相信你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费用单子怎么做账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主页其他栏目。

备案号:粤ICP备17121331号 红树叶财务咨询管理

郑重申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