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红树叶财务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关于红树叶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代理记账 > 4.4借贷记账法

4.4借贷记账法

发布于 2025-11-26 18:42:03 作者: 春雁蓉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任务之一。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复杂,但是只要你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你的企业就可以合法地运营。接下来,主页将重点带大家了解小规模费用怎么做账,希望可以帮到你。

4.4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历史沿革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1.借贷记账法的起源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1世纪末12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及生长阶段,产生了威尼斯簿记、热那亚簿记和佛罗伦萨簿记 ,称之为“三式簿记”。“三式簿记”的光辉照亮了西欧乃至世界会计的发展里程,它实现了世界古代会计发展阶段向近代会计发展阶段的转变。

2.借贷记账法的发展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了《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即《数学大全》)一书,该书的《簿记论》把复式簿记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揭开了近代会计发展史的崭新篇章。16世纪至17世纪,德国、荷兰、法国等先后继承与发展了意大利的复式簿记实务与理论,最终在欧洲造就了“帕乔利”时代。

当“借、贷”被普遍应用于所有的会计记录时,“借、贷”两个字,就从原来只是特指“借主(债务人)”、“贷主(债权人)”,表示债权、债务的增加与减少等具体的特定的涵义,上升为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记账符号,抽象为会计事项发生,所引起的金额变动,应分别记入相关账户的左方或右方的指示符号,即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的标记。

“借”、“贷”的现实含义:借贷作为一种记账符号,在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中“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即“借增贷减”;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中“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即“借减贷增”。

3.借贷记账法在我国的应用

在我国,最早介绍借贷记账法的书籍是1905年由蔡锡勇所著的《连环账谱》。1907年,由谢霖和孟森合作编纂的《银行簿记学》在日本东京发行,成为我国第二部介绍借贷记账法的著作。借贷记账法进入我国,首先应用于那些由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商行、银行以及根据不平等条约受帝国主义控制的我国海关、铁路和邮政部门。1858年(咸丰八年)后由英国人控制的海关是我国最早应用借贷记账法的部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盛宣怀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商业性质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自办银行采用借贷记账法的先驱。国民政府实业部于1930年推行了借贷记账法的统一办法,从此借贷记账法逐渐成为我国工商界、银行界习惯运用的记账方法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改革记账方法,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记账方法,如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等。一段时间,还出现过各种记账方法并存的局面。为了统一记账方法,促进国际间经济往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1993年7月1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各经济单位会计核算应采用借贷记账法。”目前,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记账方法都属于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从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试算平衡五个方面介绍借贷记账法。

1).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这既是借贷记账法命名的由来,也是借贷记账法区别于其他记账方法的标志。

2).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记账时,账户的借贷两方必须作相反方向的记录,即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如果借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则贷方用来登记减少额;如果贷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则借方就用来登记减少额。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借方登记的合计数称为借方发生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呢?这要根据各个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就是它的性质来决定。

一般来说,资产类账户,增加数记入借方,减少数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则减少数记入借方,增加数记入贷方,余额在贷方。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支出类账户(即费用、成本账户),在记账方向上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户(即收入、成果账户)在记账方向上与负责类账户相同。

3).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在一定的记账方法之下对经济业务记录所遵循的规律。记账方法不同,所遵循的记账规则也不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建立在复式记账原理的基础之上的。其记账规则可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和对应账户的定义

在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是指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方向、科目名称和金额的记录。通过编制会计分录,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并便于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是在记账凭证上编制的,并据以登记有关账户。

会计分录是指对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在记录时,都要确定该笔业务所涉及账户的名称、应借应贷方向、应登记金额的一种记录方式。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账户名称、借贷方向、金额。

根据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的要求,经济业务在发生时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这两个或两个的账户之间就形成了有借有贷、借贷相等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成为对应账户。通过对应账户可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账户的对应关系则体现在每一笔会计分录之中。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在某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总会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应借、应贷的关系。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称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对应账户。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这项业务,要分别在“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和“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进行登记。“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这两个账户之间就发生了相互对应关系,这两个账户就互为对应账户。

(2)会计分录的分类

在将经济业务数据在账簿中的有关账户登记以前,必须先将经济业务带来的双重财务影响完整地记录下来。如果直接将有关数据记入有关账户中,则无法完整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全貌,也无法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无法检査和审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因此,在将数据记入账户以前,应先编制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简称分录。会计分录是在登记账簿前,根据记账规则,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分析而确定的应记入账户的名称、方向及其金额的一个简明的记账公式。

需要说明的是:实践中,编制会计分录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体现的。换一句话来说,编制会计分录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实质,记账凭证是会计分录的载体。会计分录的分类主要按照每一笔会计分录所涉及对应账户的数量来进行,一般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两种。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所涉及的账户只有两个,即对应关系只有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账户的贷方之间发生的会计分录。通常称为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是指所涉及的账户在两个,其对应关系有三种: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外几个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另外几个账户的借方发生对应关系;几个账户的借方与另外几个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通常把它们称为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与复合会计分录有着密切的关系,复合会计分录由若干个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简单会计分录合并而成的,因此任何一个复合会计分录都可分解为若干个简单会计分录。

(3)会计分录的编制程序

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第一步:确定账户名称。根据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来判断具体涉及哪些账户,这些账户属于哪种类别。如销售产品时取得收入并存入银行,主要涉及“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账户,分别属于资产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

第二步:确定借贷方向。根据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判断所涉及的账户哪个是增加,哪个是减少,再根据第一步所判断的每一个账户所属类别及第一类账户的结构,最后确定每一个账户应借应贷的方向。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如账户结构所述,“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入借方;“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收入类账户,增加记入贷方;“应交税费”属于负债类账户,增加记入贷方。

第三步:确定记录金额。在第一步、第二步中已确定账户名称和应借应贷方向的基础上,根据经济业务确定每一账户应记入的金额,并检查其借方金额合计数和贷方金额合计数是否相等。

(5)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先借后贷,贷要错格;金额最后,不写单位;多借多贷,分别对齐;明细账户,划杠标明。

(6)各类会计分录应用举例

1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

【例4-1】佳骋纺织有限公司购入一台机器设备(无需安装〕,价值30 000元,价款以银行支票付讫。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 30 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 的银行存款减少了 30 000元,而“ 固定资产” 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同属于资产类账户, 固定资产增加应记入“固定资产”账户借方,银行存款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若经济业务复杂,会影响到两个的账户,那么所编制的会计分录称为复合分录, 分为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和多贷多借3种形式:

2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

【例4 -2】企业(小规模纳税人)购买80 000元材料,其中55 000 元已经用银行存款支付,25 000元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原材料增加了 80 000元,而“原材料”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因此,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 55 000元,而“银行存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贷方,同时, 引起企业的应付账款增加25 000元,而“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增加应记入 “应付账款”账户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80 000

贷:银行存款 55 000

应付账款 25 000

3复合会计分录(多借一贷)

【例4 -3】佳骋纺织有限公司以银行存款60 000元缴纳所得税32 000元和分配利润28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 60 000元,而“银行存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因此,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应交税费减少了 32 000元,而“应交税费”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减少应记入“应交税费”账户的借方;同时,引起企业的应付利润减少28 000元,而“应付利润”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减少应记入“应付利润”账户的借方。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 32 000

应付利润 28 000

贷:银行存款 60 000

4复合会计分录(多借多贷)

【例4-4】公司仓库本月发出材料情况,如表4-4所示。

从表4-4所列资料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材料费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A、B两种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其中A产品耗用10 000元,B产品耗用5 000元。另一部分为车间一般性消耗的材料 3 5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得公司生产产品的直接材料费增加15 000元,间接材料费增加3 500元;另一方面使得公司库存材料减少18 500元,其中甲材料12 000元,乙材料6 500元。因此,该项经济业务涉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原材料”三个账户。生产产品的直接材料费和间接材料费的增加是费用的增加,应该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借方,库存材料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计入“原材料”的贷方。

会计分录编制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7 000

-B产品 8 000

制造费用 3 5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2 000

-乙材料 6 500

通过介绍可以看出,及时准确地编制会计分录,可以保证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并便于日后査证。应该指出的是,在借贷记账法下,应尽量避免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因为这种会计分录不能体现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不允许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注册公司不仅有助于建立您的企业信誉,还可以为您的品牌增添专业形象。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小规模费用怎么做账。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主页的其他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主页的其他内容。

备案号:粤ICP备17121331号 红树叶财务咨询管理

郑重申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