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红树叶财务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关于红树叶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代理记账 > 研发投入核算制度V3.0【拿来即用】

研发投入核算制度V3.0【拿来即用】

发布于 2025-08-25 22:00:04 作者: 尧听筠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任务之一。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复杂,但是只有完成这个过程,你的企业才能够合法地运营。接下来,主页将带大家认识研发服务如何做账,并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减轻一些烦恼。

研发投入核算制度V3.0【拿来即用】

01

总则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研发投入核算工作,准确反映公司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中的资源投入,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准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研发活动的部门及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研发部、产品创新中心等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部门,以及为研发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其他部门。

(三)核算原则

1.真实性原则:研发投入核算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为依据进行记录和核算。

2.准确性原则:确保研发费用的分类、归集、分摊等核算环节准确无误,能够精确反映各项研发投入的实际情况。

3.配比原则:研发投入应与其所对应的研发项目及收益期间相配比,正确计算各项目的研发成本和效益。

4.及时性原则:及时收集、整理和记录研发活动中的各项费用支出,确保核算数据的时效性,以便管理层及时掌握研发投入动态。

02

研发投入核算范围

(一)人员人工费用

1.直接参与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等,按实际工作时间在各研发项目间进行合理分配。

2.五险一金:企业为直接参与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根据工资薪金分配比例进行分摊。

3.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支付给外部聘请的研发人员的劳务报酬,按照合同约定的费用金额及服务时间,准确计入相应研发项目。

(二)直接投入费用

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如实验用原材料、测试设备消耗的燃料等,根据领料单、能源消耗记录等原始凭证,直接归集到具体研发项目。

2.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该费用若为单个项目专用,则直接计入该项目;若多个项目共同使用,应按照合理的分配方法(如使用次数、使用时间等)分摊至各相关项目。

3.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购置样品、样机以及用于测试的设备等费用,能够明确对应到具体项目的,直接计入;若无法明确,则根据项目的重要性、预计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分摊。

4.试制产品的检验费:对试制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所发生的费用,依据检测报告及费用发票,计入相应研发项目。

(三)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1.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和实际使用情况,采用合理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计算折旧额,并根据研发项目使用设备的时间或次数等比例,分摊至各研发项目。

2.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在受益期间内,按照合理的分摊方法,将长期待摊费用分期计入各研发项目成本。

(四)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1.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包括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根据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预计使用年限及实际使用情况,计算每期摊销金额,并准确分摊至相关研发项目。若无形资产同时用于生产经营和研发活动,应按照合理的比例在两者之间进行分配。

(五)设计费用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因项目设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计入对应的研发项目。若设计工作涉及多个项目,可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设计工作量等因素,合理分配设计费用。

(六)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1.装备调试费用:主要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发生的费用。能够明确对应项目的,直接计入;共同使用的,按合理方法分摊。

2.试验费用:包括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等,依据试验报告、费用明细及相关发票,将费用准确计入相应研发项目。

(七)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1.企业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研究开发活动成果为委托方企业拥有,且与该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按照委托合同约定的金额,扣除受托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后,计入研发项目成本。委托外部研发费用应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80% 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

(八)其他相关费用

1.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如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分析、评议、论证、鉴定、评审、评估、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此类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 10%,应根据实际发生情况,按照合理的分摊方法计入各研发项目。

研发投入核算范围的分类及详细说明表格:

序号

费用大类

具体费用项目

核算方法

备注/注意事项

(一)

人员人工费用

1. 直接研发人员工资薪金

按实际工作时间在各研发项目间分配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等

2. 五险一金

根据工资薪金分配比例分摊

涵盖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

3. 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

按合同约定的金额及服务时间计入对应项目

需提供劳务合同及费用凭证

(二)

直接投入费用

1. 材料、燃料和动力费

根据领料单、能源消耗记录直接归集至项目

需保存原始凭证(如领料单)

2. 模具及工艺装备开发费

专用模具直接计入;共用模具按使用次数/时间分摊

需明确使用记录

3. 样品、样机及测试设备购置费

可明确对应项目的直接计入;否则按项目重要性/使用情况分摊

需留存购置合同或使用记录

4. 试制产品检验费

根据检测报告及发票计入对应项目

需提供检测报告及费用明细

(三)

折旧与长期待摊费用

1. 仪器设备折旧费

按合理折旧方法计算,并按使用时间/次数分摊

折旧方法需符合会计准则(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

2. 研发设施改建/装修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在受益期间分期分摊

分摊方法需合理且一致

(四)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1. 软件、专利权等摊销

按入账价值、使用年限及实际使用情况分摊

若同时用于生产经营和研发,需按比例分配

(五)

设计费用

1. 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制定费等

直接计入对应项目;涉及多项目的按复杂程度/工作量分配

需提供设计合同或工作量记录

(六)

装备调试与试验费用

1. 装备调试费

能明确对应项目的直接计入;否则按合理方法分摊

需留存调试记录及费用凭证

2. 试验费(如新药临床试验)

根据试验报告及发票计入对应项目

需提供试验报告及费用明细

(七)

委托外部研发费用

1. 委托境内外机构研发费用

按合同金额扣除增值税后,以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

成果需归属委托方且与主营业务相关

(八)

其他相关费用

1. 技术资料费、翻译费、咨询费、知识产权费、差旅费等

按合理方法分摊,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

需保存费用发票及分摊依据(如会议纪要、差旅记录)

03

研发投入核算方法

(一)会计科目设置

1.在 “研发支出” 一级科目下,设置 “费用化支出” 和 “资本化支出” 两个二级明细科目:“费用化支出” 用于核算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以及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资本化支出” 用于核算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2.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照研发项目名称或项目编号设置三级明细科目:以便对每个研发项目的费用进行单独核算和管理。同时,根据研发投入核算范围中的各项费用类别,设置四级明细科目,如 “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 等,确保费用分类清晰。

(二)费用归集与分摊

1.直接费用归集:对于能够明确直接归属于某一研发项目的费用,如直接参与项目的人员工资、专用设备的购置费用等,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该项目对应的 “研发支出” 明细科目。

2.间接费用分摊:对于多个研发项目共同受益的间接费用,如研发部门的水电费、管理人员工资等,应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常见的分摊方法包括工时比例法、项目预算比例法等。

工时比例法:根据各研发项目实际耗费的工时数,计算间接费用分摊比例。公式为:某项目间接费用分摊比例 = 该项目实际工时数 / 各项目实际工时总数之和;该项目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 间接费用总额 × 该项目间接费用分摊比例。

项目预算比例法:按照各研发项目的预算金额,确定间接费用分摊比例。公式为:某项目间接费用分摊比例 = 该项目预算金额 / 各项目预算金额总数之和;该项目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 间接费用总额 × 该项目间接费用分摊比例。

(三)成本核算流程

1.费用发生时:各部门在研发活动中发生费用支出后,应及时填写费用报销单或相关支出凭证,并注明所属研发项目名称、编号及费用明细等信息。

2.审核与记账:财务部门收到费用报销凭证后,依据本制度及公司财务审批流程,对费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照会计科目设置及费用归集、分摊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将费用准确计入相应的研发项目 “研发支出” 明细科目。

3.期末结转:在会计期末,对于 “研发支出 - 费用化支出” 科目余额,应全额转入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科目;对于 “研发支出 - 资本化支出” 科目余额,若研发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将其转入 “无形资产” 等相关科目;若研发项目尚未完成,“研发支出 - 资本化支出” 科目余额继续保留,反映尚未完成的研发项目的成本。

04

研发项目立项与预算管理

(一)项目立项

1.项目申请:由研发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市场需求等因素,提出研发项目立项申请。申请报告应详细说明项目背景、目标、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实施计划、预算安排等内容。

2.项目评审:公司成立专门的项目评审小组,成员包括技术专家、财务人员、市场人员等。评审小组对项目立项申请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审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经济效益、预算合理性等方面。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批准项目立项。

3.立项批复:经评审通过的项目,由公司管理层下达立项批复文件。文件明确项目名称、编号、负责人、实施部门、预算总额、项目周期等关键信息。研发部门根据立项批复文件,正式启动项目实施工作。

(二)预算编制

1.预算编制依据:研发项目预算应根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中的预算安排,结合公司的财务状况、历史研发成本数据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进行编制。预算编制应遵循科学合理、全面细致、实事求是的原则。

通过注册公司,您可以更好地保护您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研发服务如何做账,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主页的其他内容。

备案号:粤ICP备17121331号 红树叶财务咨询管理

郑重申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