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企业抵税是拿普票还是专票来抵
发布于 2025-11-10 07:24:03 作者: 酒红叶
注册公司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它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任务。如果你想要创造一个成功的企业,你需要了解如何注册公司,并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今天主页带你认识免税企业怎样做账抵扣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它,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解决方法,下次遇到的话,就不用太过惊慌了。下面,跟着主页一起了解吧。
前言
创业中的中小企业主经常迷茫的问题是:我到底拿普票还是专票来抵税?
逻辑部分
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优先保证 “合规普票”,无需刻意追求专票
1. 发票选择核心原则
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通常为 3% 或 1%),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在成本费用票选择上,无需纠结 “专票” 还是 “普票”,核心是获取真实、合法、与业务匹配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特殊场景下取得专票也可入账,但无法抵扣进项税,且有 “滞留票” 风险,因此毫无意义又显得多余。)。
2. 入账抵税逻辑(仅涉及企业所得税)
成本费用票的唯一作用是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通过减少 “应纳税所得额”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具体操作如下:
入账要求:
只要发票抬头、税号、业务内容等信息完整准确,且与公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如采购货物、办公费用、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即可计入成本或费用科目(如 “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示例:
小规模纳税人采购办公用品花费 1 万元,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可直接将 1 万元计入 “管理费用”,在计算当期企业所得税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这 1 万元,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若适用 25% 企业所得税税率,可少缴企业所得税 2500 元);若发生业务招待费(如招待客户餐饮)支出 8000 元,取得普票后,同样计入 “管理费用 - 业务招待费”,按企业所得税规定的限额扣除。
3. 特殊注意事项
(1)若因业务往来偶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需退回重开,可正常作为成本费用凭证入账,但需在增值税申报时 “不抵扣进项税”,避免因未抵扣导致专票成为 “滞留票”(税务系统中出现 “进项未抵扣” 记录,可能引发风险协查)。
(2)不得虚构成本费用发票(如找无关的业务招待费发票入账),否则会被认定为 “偷税”,面临补税、罚款及滞纳金风险。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分场景选发票”,兼顾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抵扣
1. 发票选择核心原则
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因此需根据业务场景区分发票选择,核心逻辑是:能抵增值税的场景优先要专票,不能抵增值税的场景只需普票(或合规凭证)。
2. 入账抵税逻辑(同时涉及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1)可抵扣增值税的场景:必须要 “增值税专用发票”
适用情况: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且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
(如生产销售货物、提供应税服务等),不涉及 “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业务招待费”。
抵税双重作用:
增值税抵扣:专票上注明的 “进项税额” 可直接从当期 “销项税额” 中扣除,减少当期应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扣除:专票的 “不含税金额” 作为成本费用,从收入总额中扣除,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
示例:
一般纳税人采购生产用原材料,取得专票(金额 10 万元,税额 1.3 万元):
增值税:1.3 万元进项税额可抵扣当期销项税额(若当期销项税额为 5 万元,抵扣后仅需缴 3.7 万元);
企业所得税:10 万元不含税金额计入 “主营业务成本”,从收入中扣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2)不可抵扣增值税的场景:只需 “普票及合规凭证”
适用情况:
购进项目用于 “简易计税项目(如小规模纳税人业务)、免税项目(如农产品免税销售)、集体福利(如员工食堂采购)、业务招待费(如招待客户住宿、餐饮)”,即使取得专票,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
抵税逻辑:
仅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按 “发票总金额”(普票无税额分离,直接按价税合计额)计入成本费用,扣除规则与小规模纳税人一致(需注意业务招待费的企业所得税扣除限额:按发生额的 60% 扣除,且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5‰、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示例:
一般纳税人发生业务招待费(如招待客户餐饮)支出 1 万元,取得普票(价税合计 1 万元),直接将 1 万元计入 “管理费用 - 业务招待费”。假设当年公司销售(营业)收入为 200 万元,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 60% 为 6000 元,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5‰ 为 1 万元,因此该笔业务招待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仅可扣除 6000 元。
(3)特殊普票可抵扣增值税的场景(需单独关注)
如前文所述,部分普票可按规定抵扣增值税,此时无需专票,具体包括:
农产品收购发票 / 销售发票(按买价 ×9% 或 10% 计算抵扣);通行费电子普通发票(按票面注明税额抵扣);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凭证(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按公式计算抵扣);抵税逻辑:增值税按规定计算抵扣,企业所得税按 “抵扣后的不含税金额”(或票面金额)扣除(若涉及业务招待费范畴,仍需遵循企业所得税限额扣除规则)。
三、两类纳税人核心差异对比表
维度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计税方式
简易计税
一般计税为主(销项-进项),简易计税为辅
发票选择优先级
普票(专票可入账但不可抵扣)
可抵扣场景选择专票;不可抵扣场景选择普票
增值税抵税
所有支出,均不可抵扣
专票 / 特殊普票按规定抵扣
企业所得税抵税
普票 / 专票(价税合计额)计入成本扣除;集体福利、业务招待费按限额扣除
专票(不含税金额)/ 普票(价税合计额)计入成本扣除;集体福利、业务招待费按限额扣除
关键风险点
避免无票入账、收取虚开发票
避免专票超范围抵扣(如业务招待费专票误抵扣)、滞留票
总结部分
一、如果你的公司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核心原则:不用纠结专票,优先要「合规普票」
抵税逻辑:只能抵企业所得税,不能抵增值税
具体操作:
日常经营花钱(如买办公用品、付差旅费、招待客户),只要拿到真实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就能计入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就算偶然拿到专票,也能入账抵企业所得税,尽量拿普票,避免麻烦注意:业务招待费按规定限额抵(招待花的钱 ×60% 和当年收入 ×5‰,取小的那个数)
二、如果你的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核心原则:分场景选发票,能抵增值税就拿专票,不能抵就拿普票
抵税逻辑:可同时抵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时)
具体操作:
买原材料、办公设备等用于正常经营(不是福利、招待):一定要拿「增值税专用发票」,既能抵增值税,也能抵企业所得税付业务招待费(如招待客户吃饭住宿)、发员工福利:拿「增值税普通发票」即可,这些支出不能抵增值税,只能按限额抵企业所得税特殊情况:过路费(电子普票)、火车票 / 飞机票、农产品普票,能按规定抵增值税,直接拿这些票就行注意:别把业务招待费、福利费、免税项目、简易计税项目的专票误用来抵增值税,会有税务风险
小规模:不管专票普票,有合规普票就能抵企业所得税一般纳税人:经营用的要专票(抵增值税 所得税),招待 / 福利用的要普票(只抵所得税)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主页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免税企业怎样做账抵扣。


